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技术 水稻穗颈瘟防重于治
穗颈瘟是水稻种植中经常发生的气候性病害,水稻感病后由于病菌的繁殖,造成穗颈节坏死,形成水稻生长停滞,造成减产。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技术。
1、水稻穗颈瘟的症状与特点
穗颈瘟是发生在穗颈处的稻瘟病。病斑初期呈水渍状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展呈褐色或黑绿色。
发病早的多形成白穗,发病迟的瘪粒增加,粒重降低,影响米质。穗轴和枝梗也可发病,症状与穗颈发病相似。
湿度大时,以上发病部位都可产生灰色霉层。
2、水稻穗颈瘟的防治原则
对穗颈瘟,防重于治,关键是抓住始穗期和齐穗期这两个时期用药,错过防治适期再用药防治效果差。
在水稻齐穗后不久发现田间有少量稻株刚开始发病,及时喷施稻瘟灵、多?咪鲜、甲硫?咪鲜胺等药,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齐穗后20天穗颈瘟发生渐趋稳定,此时用药难以挽回损失,不宜再施药。
3、如何防治穗颈瘟
一般要在破口始穗期(全田水稻破口期l0一l5%)用药。
今年很多地方水稻破口抽穗期遇连续阴雨天气,有利于稻瘟病发生。对淮稻9号、华粳6号、徐稻3号、徐稻4号等感或中感穗颈瘟的品种,应在齐穗期(抽穗80%时)再用药一次,以确保防效。
防治适用药主要有稻瘟灵、三环唑、咪酰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