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矮缩病的症状特征、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
水稻矮缩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水稻生长的病害,该病的发生直接导致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下降。本文介绍一下水稻矮缩病的症状特征、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供朋友们参考。
一、水稻矮缩病的症状特征
病株矮缩僵硬,严重矮化,色深绿,分蘖增多。发病初期,在新叶叶脉上发生黄绿色或黄白色小点,小点沿叶脉形成虚线状条斑。
水稻幼苗期受侵染的,分蘖少,移栽后多枯死。分蘖前发病的不能抽穗结实。后期发病的虽能抽穗,但结实不良,多瘪谷,根系发育不良。稻株易感期为苗期至分蘖期。
本病病原为水稻矮缩病毒ricedwarfvirus(rdv)。主要由黑尾叶蝉、二点黑尾叶蝉、电光叶蝉及大斑黑尾叶蝉传播。
二、水稻矮缩病的发病规律
水稻矮缩病病毒的初侵染源和传毒介体主要是黑尾叶蝉,所以任何影响黑尾叶蝉越冬和生长繁殖的因素也都影响此病的发生流行程度,其中以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最为重要。
1、气候条件
上年晚稻发病重,带毒黑尾叶蝉多,冬季气候较为温暖干燥,利于带毒虫源越冬,若虫存活率高,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
遇上春季至早秋温、湿度适宜,特别是雨水较少、湿度不大等,也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
2、耕作制度和水稻品种
我国南方稻区曾由单季改为双季或由两熟改为三熟,甚至有的早、中、晚稻混栽,给黑尾叶蝉不断繁殖和虫口密度迅速增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而使此病不断扩展蔓延以至流行。
在品种方面,由于高秆型改为矮秆型,若肥水管理不当,则水稻长势茂盛,叶色浓绿,植株柔嫩,容易诱集黑尾叶蝉的为害和传病,因而此病也往往发生严重。
在种植杂优水稻的田块,由于播种期较早,施肥水平也高,叶色浓绿,所以黑尾叶蝉迁入量较多。
三、水稻矮缩病的防治方法
此病的防治应以抓住黑尾叶蝉迁飞高峰期和水稻主要感病期的治虫防病为中心,并加强农业防治措施,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1、农业防治
①选育和选种抗(耐)病品种。目前虽无高度抗病品种,但品种间的抗病性有一定差异,同时还需进一步开展品种资源的筛选,加强抗病育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