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高产种植方法(辣椒高产种植技术)
辣椒种类多样、颜色丰富,从外形看包括牛角椒、羊角椒、朝天椒、线椒等类型;从颜色上分为红椒、青椒也有黄色、紫色等等。辣椒即可做主菜也可做配菜或做腌渍,是风味独特的重要调味品。辣椒适应性较广,在我国南北 各地均有栽培,并且可以实现周年生产,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主栽蔬菜之一,辣椒高效生产的前提的高产优质栽培,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1、整地做畦
辣椒栽培田选址要高燥,通风良好,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窝风,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地块会造成栽培甜湿度过大而加大辣椒病害发生的几率,辣椒根系不耐水淹,如果较长时间积水而不能排出,有可能造成死棵。在土质上,以保水保肥、透气透水性适中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辣椒忌重茬、迎茬,以三年内没有种植过茄科蔬菜的地块为宜。
辣椒栽培基肥以充分腐熟农家肥为主,每亩腐熟农家肥4-5吨,或饼肥200-300kg,15:15:15的氮磷钾复合肥50kg,硫酸钾20kg,钙镁磷肥30kg,尿素25kg,具体施肥种类及数量因地力状况可灵活调整,一般来讲,砂性强的土壤化肥基肥要少量多次,而黏性重的土壤,底肥化肥要加大用量。
底肥均匀撒施后要进行旋耕然后做畦,辣椒一般采取宽畦栽培,根据品种的株幅的大小不同,一般畦面宽度保持在80-100cm,畦沟宽20-30cm,畦沟的走向要与地块的坡向保持一直,做好的畦面要确保没有大土块,畦面平整。
2、移栽覆膜
生产上辣椒一般采取育苗移栽,辣椒可现蕾后定植,不同的辣椒品种冠幅差异很大,因此畦面上的株行距也相差很大,一般畦面株行距介于35-45cmX35-45cm之间。同畦面两行之间一般采取三角形栽培,以优化群体结构改善对养分和光照的吸收环境。辣椒定植时深度一般以盖住土坨表面1cm为宜,定植结束后及时浇定植水。
目前生产上辣椒多半采取覆膜栽培,地膜主要分为三类,白底膜可提高低温2摄氏度左右,但是防草效果差;黑色地膜防草效果好,但是对杂草的抑制能力差;银灰色地膜防草和升温效果适中,可以有效较少蚜虫的发生。可以先覆膜后定植,也可以定植后再覆膜。
3、水肥管理
辣椒在定植后一周左右缓苗结束,这时候要浇一遍缓苗水,在辣椒的整个生育期都要保持土壤湿润,表土见干见湿,浇水的基本原则为小水勤浇切忌大水漫灌,在雨后要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和田间土壤干湿交替过于剧烈。
辣椒在生长前期对氮肥和磷肥的需求量较多,有利于良好根系群里的形成,为植株的生长创造良好基础,进入花果期之后对养分的需求要以钾肥为主,同时注重氮肥、磷肥以及钙肥等中微量元素的均衡施用,在门椒长至3cm左右大小时,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追施20-30kg氮磷钾比例为1:1:1的三元复合肥,不覆膜栽培采取沟施,覆膜栽培结合灌水分两次冲施,以后每收获2次追施一次高钾三元复合肥10-15kg。
4、植株管理
辣椒的侧芽生长较快,在生产上要及时打掉,以避免造成田间郁闭通风不畅,继而导致病虫害高发,具体做法为将门椒以下的侧芽全部抹掉,结果枝留3-4个后,其余侧芽全部抹掉,多数辣椒植株生长量较大,容易因为刮风下雨或农事操作造成倒伏并造成损失,因此设施内栽培的辣椒一般要进行绑蔓吊绳,而露天生长的辣椒,可以用竹竿、木条等来进行搭架绑蔓。
5、病虫害防治
辣椒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较多,在具体的防治上要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具体来讲,首先在选址做畦上避免重茬、有利于排灌和通风;其次选择抗性较强的辣椒品种,并对种子用磷酸三钠、高锰酸钾等进行药剂浸种,减少种子自身的病菌携带,在秧苗定植前进行喷药,确保定植苗无菌;再次要加强水肥管理,避免过量施用氮肥,确保植株生长健壮,增强自身抗性。
辣椒常发生的虫害包括蓟马、红蜘蛛、蚜虫,常见的侵染性病害包括茎基腐病、青枯病、病毒病等,对这些病虫害要掌握基本的特征并准确做出判断,然后再对症施药,做到早发现早防治。现在市面上各种农药种类 较为齐全,在使用过程中要做到严格参考使用说明标准的用量,并注意施药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