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粮食种植贝母如何种植技术(贝母的种植技术和方法)

贝母如何种植技术(贝母的种植技术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3-05-03 04:01:05分类:粮食种植

贝母,《神农本草经》中记载: “贝母,一名空草,味辛平,列为中品”。这就是贝母。要如何种植才能将贝母种植得好。

一、贝母的种植方法。

★贝母的有性繁殖。

贝母各来源种子,除浙贝母和湖北贝母外,都可进行有性繁殖,即用种子繁殖。

①建立种子田。

有野生贝母资源的地方,最好采挖已开花结果的野生大鳞茎作母种;也可用有性繁殖五年生大鳞茎作母种;在没有野生资源和尚没有有性繁殖鳞茎的地方,可在无病虫害的生产田中,选取已进入开花结果年龄的健壮成株的鳞茎作母种。

母鳞茎要色白饱满、无病斑和破损。选择土质肥沃、疏松、阳光充足、水源方便之处建种子田。种植前,土壤、肥料和母鳞茎都要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可参照“人参”),然后,按20厘米的株行距将母鳞茎种在种植畦内,注意搞好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具体方法与以下所述“无性繁殖”相同)。

每亩种子田,约需母鳞茎17000颗,以后只要每年取出分生的子贝,间疏出过密的新形成的鳞茎,加强肥培管理,建立的种子田可连续采种4~5年,5年以后,要重新选地和选母鳞茎,另建种子田,淘汰原来的种子田。

②子的采收和处理。

贝母植株开始萎凋、蒴果由绿变黄时,选晴天中午,分批将成熟蒴果剪下,理整齐,扎成小把,晾干,脱出种子,除去果壳和秕粒,用湿沙与种子按3∶1(体积比)的比例拌匀,层积入林下或室内的坑或木箱中,坑(箱)宽40厘米、深20~30厘米,层积厚10~20厘米,盖上苔藓、松萝等透气保湿性能好的材料10~15厘米,要保持覆盖材料充分湿润,每隔10天左右将层积的种子翻拌一次,以保持坑(箱)内湿润适度而均匀。

③播种。

整地、施底肥、作畦与一般苗床相同,但贝母种子粒小质轻,幼芽破土力弱,因此,苗床土粒要细而疏松,才能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由于贝母一二年生实生苗的鳞茎个体小,宜密播,以在畦面均匀撒播,种子不重叠为度,每亩约需播种25千克。

播下种子后,立即用过筛后的腐殖土或腐熟的、经过筛的堆肥末覆盖,厚2厘米左右,再盖上一层稻草或麦草,以利保墒,防止土表板结和“冻拔”。

④苗床管理。

在早春解冻后,幼苗未出土前,揭去覆草,将苗床表土轻轻耙松,再加盖草。当出苗20%左右时,揭去盖草。一二年生幼苗怕暴晒,要搭一活动矮棚遮荫,荫蔽度50%左右,阴、雨天揭棚炼苗。

一般第一年不必追肥;第二年可适当追肥:出苗后,追施腐熟的稀薄人粪尿水或0.5%尿素液1次提苗;4月下旬可再追1次,促进鳞茎生长。

夏季倒苗后,除尽床面杂草,用细碎和畜干粪施在苗床上,然后用细土覆盖培土1厘米厚,并修补荫棚,保护越夏和越冬。早春元月至2月份出苗前,再轻轻耙松床面表土,以利出苗。

⑤移栽。

一般在苗床培育两年,当第二个生长季结束,地面倒苗后,经过越夏,于8月份地下鳞茎萌动前采挖。此时,小鳞茎在苗床土壤中基本上是一个挨一个,采挖时要特别仔细,不要碰伤,要用特制的尖小窖锄松土后,将小鳞茎拾起,边拾边将破伤的鳞茎拣出,将重量4克以上的大个鳞茎也拣出,加工成商品。其余小鳞茎移栽大田。

用于移栽的大田,同样要整地施肥,开沟作畦,采用条播方式,条播沟距10厘米,深3~5厘米,沟内施入经堆沤发酵的饼肥、过磷酸钙、人畜粪水,与土拌匀,但须注意肥料不能与小鳞茎接触,施肥后可在沟内先撒上一层薄薄的腐殖土或细土,再将小鳞茎排放在浅沟中,株距3厘米左右。播后,覆盖土3~5厘米。

贝母如何种植技术

畦面用稻草、作物秸秆或小树枝覆盖。一般移栽后1~2年即可取挖加工,商品规格绝大部分达一级标准。

★贝母的无性繁殖。

一般只要一个年生长周期即可收获,收益快。因此,是目前能提供较多商品量的浙贝母和湖北贝母的主要生产方式,其他各贝母种也都能用鳞茎进行繁殖。但其繁殖系数低,一般每播种1千克种鳞茎,只能收获2~3千克新鳞茎,增长率仅1~1.5倍左右,成本高。而且多代无性繁殖,种性退化,病害严重。

①种鳞茎的选择及贮藏。

最好选用有性繁殖的2~3年生鳞茎作种栽,可有效地防止病害发生。如果要用无性繁殖的鳞茎作种栽,则必须选择生长整齐、长势健壮、无病虫危害的贝母地作为留种田。

还要在留种田中进行一至数次淘汰性选择,即将生长欠佳或有感病嫌疑的植株,连土一起挖出来,带离田外。掘穴,在其周围用1∶500倍代森锌或撒石灰粉消毒。

在种鳞茎收获后,选大小适中,一般以每千克有鳞茎300个左右为宜,并且无破损、无斑点、色白、有光泽、充实饱满的鳞茎留作种。种选好后,要立即进行适当贮存,安全渡过夏天。

②繁殖方法。

一般多采用完整鳞茎繁殖,栽种一个鳞茎,来年生出两个相似的新鳞茎,而母鳞茎烂掉,一个新鳞茎要留作种用,只有一个新鳞茎能作商品,为了节约用种,近年来,已试验采用分片、切片、切鳞茎盘、心芽等繁殖,但技术性强,尚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③选地。

除按贝母的生长发育对土壤的要求选好田块外,为预防贝母病害,要特别注意贝母不能重茬,凡种过贝母的田块,不宜连续再种;前作为马铃薯、红苕(红薯)、萝卜等易患晚疫病、黑斑病、根腐病等根部(地下茎)病害的田块,不宜种贝母。

④栽种。

应避开高温期栽种,以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好。但也不可过晚,要在9~10月根萌动前栽种,如果栽种太迟,栽种时抹掉了新生根,就会成为“闷生”,第二年不出苗,影响产量。

栽种时,整地施肥同常规,在厢面上先开播种沟,沟距20厘米,作留种田的栽种宜稍深,10~13厘米为宜,长出新鳞茎的鳞片抱合得紧,利于保护芽头,收获的种鳞茎质量好;如果是作商品的贝母田,适当栽浅些,5~7厘米为好,浅栽,鳞片增长快,利于增产和商品加工。栽种时,鳞茎芽头朝上,按13厘米的株距摆入沟中,然后覆土。

⑤田间管理。

贝母地上部分生长时间非常短促,分为新鳞茎的形成期:即从出苗到母鳞茎消失期间,主要依赖母鳞茎供给养分。新鳞茎的生长期:主要依赖植株叶片制造的同化产物供给养分。田间管理除了注意搞好清沟排渍外,主要是除草和施肥。

在早春出苗后展叶前,追1次肥,促进地上茎叶生长;还可在4月底5月初补1次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早春未出苗前,进行浅松土和清除杂草,以利出苗,在生长期内,一般进行1次松土、2次除草即可。地上部分枯萎后除草,要浅锄,以免伤害地下鳞茎。

★病虫害及其防治。

贝母病虫害较重,严重地影响了贝母生产的发展。发生较普遍的病虫害如下。

①干腐病和软腐病。

是浙贝母和湖北贝母发生较重的两种病害,二者常混合发生,均在过夏期危害鳞茎,发病先从鳞茎基盘开始,须根与鳞茎脱离,鳞茎坏死。干腐病,受害鳞茎呈土黄色,蜂窝状,严重时整个鳞片烂掉。软腐病,受害鳞茎初呈褐色水渍状,蔓延很快,最后使整个鳞茎成为一层壳包住浆糊样“鼻涕状”物,散发出难闻的臭

味。

②灰霉病。

多发生于贝母生长后期,发病时,叶片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渍状病斑,继而扩展全叶,使整片叶变成黄褐色,枯萎而死,特别是连阴雨、雨后天晴、高温潮湿或植株密度过大的情况下,3~5天即可感染全田,造成早枯。发病初期,用代森锌或菌核剂400~600倍液浇灌,或1∶1∶12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喷雾,10天一次,连喷2~3次。

③贝母根线虫。

又叫银线虫,体形细长,两端稍尖,色白,体透明,发生在10月份以后,以打洞的方法钻到贝母鳞茎里面蛀食鳞茎,使鳞茎成豆腐渣状。线虫的生命力很强,在-13℃时冻不死。发生原因是种鳞茎带有线虫的虫卵,或农家肥料腐熟不好,有它的寄主物。生长季节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或90%晶体敌百虫800倍灌根。

④贝母虱。

弹尾目的一种小白虫,形态像虱子,是危害湖北贝母的主要虫害,在贝母鳞茎播种以后至新鳞茎长大时危害鳞茎基部,使根须脱落,常引发干腐病和软腐病。

★贝母病虫害防治应以防治为主。

①建立无病种子田。

要选未种过贝母的无病田块,并严格挑选无病田的鳞茎作种,最好是通过有性繁殖供应无病种栽,更新种源。这是防止贝母病害的最有效措施。生产商品贝母,也应选择无病田和无病种鳞茎,不能在土质粘重、排水不良的田块种植贝母,不能连作,前作不宜是块根、块茎类作物,以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为好。

②种植前土壤、肥料、种栽都要进行消毒处理。

土壤消毒可以采取:①利用太阳热能处理土壤,即在高温季节,将准备种贝母的地翻耕,连续暴晒8~15天,可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和线虫。据安徽农学院高启超等试验,将连作2年的病田翻晒,20厘米处土层,土壤温度达53℃以上,杀菌效果可达99%;线虫减少率为91.3%~98.7%。利用太阳热能进行土壤消毒,还可减少农药污染,又能显著杀伤一年生杂草种子,减轻草害。

③药剂防治。

贝母出苗以后,喷1∶1∶120波尔多液预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次;当地温第一次回升到15℃左右时(约在展叶期),立即用40%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粉锈宁10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可有效地抑制病原菌对贝母苗的侵染。在地下害虫较多的田块,每亩用3%米尔乐颗粒剂1~1.5千克,在播种前7~10天撒施;也可每亩用5%锌硫磷颗粒剂100~150克拌细土4~5千克,播种前10~15天,翻耕土时撒施。

二、收获与加工

1、收获

①收获时期。

用种子繁殖的实生苗,在播后第二年夏、秋分床移栽时,可选取一部分较大的鳞茎,作商品加工出售。在分床移栽后1~2年,即可全部取挖,此期收获加工的贝母成品,商品规格绝大部分可达一级标准,售价好,单位面积产量也不低。

用鳞茎繁殖的,只要经过一个生长季,即可收获,即头年秋播,次年夏收,不可延长留蓄年限,否则,贝母长得过大,虽然产量增加,但大粒贝母卖价低,反会大大减少收入。

②收获季节。

取挖季节非常重要,过早过晚,都直接影响贝母的产量和质量。收挖季节过早,虽然生物碱含量高,但鳞茎尚处于生长期,对产量有影响;采收过迟,地下鳞茎营养已开始转化,鳞片变泡松,生物碱含量降低,产量也降低。倒苗1个月以后就不宜再取挖,此时已开始萌发新根,加工时鳞茎要散瓣。因此,以花刚谢或叶开始现黄时采收比较合适,此时植株生长已停止,新鳞茎已生长成熟,饱满充实,产量和质量都接近最佳值。

2.加工干燥

干燥贝母,失水要快,需一次不间断干至粉白色,才不影响品质。失水慢或干燥温度过高,会使贝母的部分淀粉糊化,形成泛油色的“油子” 、“僵子”或“软子”。未干燥好的贝母如果堆存不当,还易发热,形成黄色至黄褐色斑点的“黄子”,甚至霉烂。

加工方法:将收获的贝母鳞茎,去净泥土,大小分开,进行干燥。

①日晒法。

大晴天,将贝母鳞茎薄薄地平摊晒席上,为加速干燥可

②烘干法。

在烤房或烤炕的炕席上,筛上一层石灰或草木灰,将鳞茎薄薄地铺在炕席上,其上再筛上一层石灰或草木灰,然后加火升温,温度要控制在50℃左右,不可过高,否则,易炕熟、炕焦,或淀粉糊化成油子、僵子。

温度也不可过低,烘炕时间过长或忽低忽高,也易出现软子、油子、黄子。待烘烤至七八成干时,温度要逐渐降低,以免炕焦。在烘烤时,不可过多翻动,特别是在贝母外皮未达粉白色前翻动了,要变成黄子。

一般烘炕24小时即可干燥好,用筛子筛去石灰、草木灰后再晒一下,驱除灰尘和残留潮气,即得干货。

贝母鳞茎晒干或烘干后,装入编织袋或撞笼内摇动,搓脱泥沙、残根,扬簸干净,即得色泽乳白的贝母成品。

总结

只有掌握了贝母的种植技术,才能种植出来产量高质量好的贝母,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点击关注:以文温暖三农。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欢迎交流、讨论,每天会有精彩为您呈现!首发头条,抄袭必究。

竹丛的养殖方法(竹栽培技术) 珠子玉的养殖方法(珠子玉的养殖方法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