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怎么种植技术(玉竹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药用植物玉竹的栽培技术
1 种子选择与处理
选择茎秆粗壮的植株中无病害、无黑斑、无麻点、无损伤、颜色黄白、顶芽饱满、须根多、芽体齐全、略向内凹的肥大根状茎作种用。在种植时,要做到随挖、随选、随种;如果因天气原因未能及时栽种,则需要将根芽摊放在室内背风、阴凉处进行保存,以保持其活力。通常用种茎4 500~6 000kg/hm2,用50%多菌灵500 倍液浸泡选好的种茎30 min,药液应浸没种茎,捞出晾干备用。
2. 土地选择
由于玉竹适宜在阴湿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半阴半背的地块是较为理想的栽培环境。玉竹耐寒,耐阴湿,忌强光直射与多风,喜阴湿、凉爽气候。种植地宜选用土壤、大气和水污染度小、坡度<25°、土层深厚、疏松肥沃、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土质黏重瘠薄、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地段不宜作为玉竹的栽种用地。玉竹不宜连作,前茬作物以豆科植物为宜。
3. 整地施肥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用生石灰2 250 kg/hm2 对选好的土地进行消毒,施用地虫除杀剂(如地虫光等3 kg/hm2),在施猪牛粪37.5~45.0 t/hm2 的基础上,再分别施用过磷酸钙、菜籽饼、生态复合肥750、2 250、750 kg/hm2,充分混合,均匀地撒在地面上,并立即深翻30 cm,细耙做畦,畦宽1.0~1.3 m,沟宽25~30 cm,深15 cm,除草、让烈日曝晒。
4. 下种
一般在7—11 月栽种,可穴栽或条栽。①穴栽:畦面栽种3~4 行,行株距为30~40 cm×30~40 cm,穴深8~10 cm。每穴交叉,栽3~4 个/穴,芽头向四周交叉。②条栽:在畦面上开沟,行距、沟深分别为15~30、6~15 cm。将3~7 cm 的根状茎在沟底按株距7~17 cm 纵向排列,芽头朝同一方向放好,覆盖猪粪或土杂肥[2,4]。根状茎用量为4 500~6 000 kg/hm2。
5. 覆盖
玉竹种下后需要立即采用6~7 cm 的稻草、树叶或茅草等进行覆盖,以后每年的初冬,应在玉竹茎叶干枯时覆盖适量的青草,然后在上面再盖一层薄土。
6. 施肥
肥水对玉竹产量很重要,尤其是钾肥,但氮肥过多会线苗,易得病虫害。全生产期2 年至少要施肥2 次:一是下种时,增施底肥(施猪牛粪37.5~45.0 t/hm2、过磷酸钙750 kg/hm2、菜籽饼2 250 kg/hm2、生态复合肥750 kg/hm2);二是次年8—9 月,于枯苗后清除枯苗、杂草,再施猪牛粪肥15.0~22.5 t/hm2,加盖稻草和新草。有条件或土地贫瘠时,在苗高5 cm 后增施农家肥或复合肥,同时清沟沥水,防止沤根。玉竹生长2年后,根状茎分枝多,纵横交错,易裸露地表而变绿,为了保证玉竹的外观和质量,应及时覆盖适量的土壤。
7. 除草
下种前用芽前除草剂对苗床、沟圹进行彻底除草,田间管理栽后当年不出苗,翌年出苗后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土壤干燥时用手拔除,切忌用锄头,以免灾情碰伤根状茎,导致腐烂。同时,要严防人畜入内,以免踩伤嫩苗。于每年清明节前新苗尚未出土前用芽前除草剂,待苗长出后则只能用玉竹专用除草剂除草。下雨后或土壤过湿时不宜拔草,以后在5 月和7 月分别除草1 次。第3 年,只用手拔除杂草。
8. 防涝抗旱灾
玉竹在浠水范围内种植基本无需抗旱,但最忌积水,在多雨季节到来以前,要疏通水沟以利排水。积水容易引起叶黄、倒株、烂根、产量下降,甚至整株、整片死亡等现象,甚至造成严重减产或绝收。
9. 病虫防治
玉竹主要病害有叶斑病、紫轮病、褐斑病、烂根病等,主要虫害是蛴螬,玉竹的病虫害相对较少,倘若发生虫害,其危害也不大。重点是在下种时用地虫光彻底杀灭地虫,而且还应该采用黑光灯诱杀害虫。关键要做好2 点:一是下种时要细心选择良好的种苗,剔除带病、腐烂的种苗,把握好浸种时间和药剂浓度;二是做到以预防为主,每年于新苗出齐后用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锌药物喷洒叶面,一旦发现黄叶、卷叶严重时立即用上述药剂喷洒。
10. 收获
一般在栽种后第3 年收获,浠水收获季节一般在8 月上旬。玉竹种植1 年后就可收获,但是产量相对较低,也很难达到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而2~3 年的玉竹产量和质量均较好,四年生的产量更高,但质量下降,纤维素增多,有效成分减少。采挖时,先割去地上茎干,用两齿锄从前往后退着挖,以免损伤地下茎。挖出后及时留下种根茎,单独晾晒。如果土壤干燥板结,则要用竹签子把土去掉,将分枝分开,尽量使每根玉竹条保持最大长度,降低弯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