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粮食种植玉米合理密植株距(玉米种植密度多少合适)

玉米合理密植株距(玉米种植密度多少合适)

农业百科网 发布时间:2023-11-10 05:00:35分类:粮食种植

经常有种植玉米的农民朋友询问,玉米的株距是密了高产还是稀了高产?首先,可以肯定地说,密植在玉米增产的诸多因素中,占比能达到20%~25%,伴随着育种科技的进步,市场上紧凑耐密、抗病高产的杂交玉米种子也越来越多。但任何事情都有相对性,只有合理密植才能提高光能的利用率,使得玉米产量大幅增长,今天就和大家来聊一聊玉米合理密植的有关话题。

玉米合理密植增产的原因

玉米的产量是由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所组成,当这三个参数之间的乘积最大时,产量最高。玉米之所以合理密植能增产,就是妥善解决了穗多、穗大和粒重3个因素之间的矛盾。

玉米密植与穗数、粒数和粒重的关系

玉米种植过稀,虽然单株生产力较高,但总穗数过少,因而产量也不高;玉米种植过密,单株生产力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递减,主要表现在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因此,只有合理密植,穗数、粒数和粒重的乘积才能达到最大值,才能获得高产。

玉米密植与叶面积的关系

玉米的叶面积是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到抽雄吐丝期达到最适叶面积群体。适宜的种植密度可增加每亩的叶面积,从而减少漏光损失,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进而产生更多的干物质。

研究发现,玉米种植的密度越稀,叶面积在达到最大值后,保持稳定的时间越长;种植的密度越高,叶面积达到最大程度后,保持稳定的时间就越短。所以,合理的密植是保证叶面积达到最大程度后保持稳定的重要因素。

过密导致封垄早,植株间遮阴,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还不够呼吸作用所消耗的养分,容易形成叶片早衰,光合面积显著下降。而合理密植的叶面积,早期发挥增加光合作用的能力,后期又能减少呼吸作用过多地消耗养分,使得生长比较协调。

玉米密植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玉米是喜光作物,一生中对光照条件要求都比较高,不同种植密度吸收光的能力也不一样,据某农科所研究,在苗期光能利用率随密度增加而提高,到了穗粒期,过密或过稀,光能利用率都比较低。

玉米合理密植株距

合理密植把握的原则及密植幅度

在实际生产中,只有了解了影响玉米合理密度的因素,才能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种植密度。影响玉米合理密度的主要因素是品种和玉米的生长条件。

玉米密植与品种的关系

我常说选择品种很关键,是因为在同等条件下,株高、穗位、叶数都有很大差异,因此,种植密度和品种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早熟品种植株矮小,茎叶量较小,需要的个体营养面积也较小,可适当密植,株型紧凑,叶片直立的品种可更密一些;而晚熟品种生长期长,一般植株高大,茎叶繁茂,需要的个体营养面积也更大,在栽培中应当稀植。

玉米密植与水肥条件的关系

玉米的种植密度与土壤肥力、施肥浇水水平密切相关,总体上把握的原则是肥地宜密植,瘦地宜稀植。也就是说如果地力条件和施肥水平较低,每亩株数应少一些;而对于土壤肥力高,施肥水平高的地块,每亩株数可适当增加一些。

玉米密植与气候的关系

玉米密度的确定,受温度、雨量和日照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对于光照条件好的地区,可适当密植;光照条件差的地区,适当稀植;同一地区,向阳地块要比阴地的密度大一些。

玉米种植密度的适宜幅度

不同地区选择适宜的密度,要根据品种、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确定。一般来说平展型早熟品种每亩适宜的种植密度为4000~4650株;中晚熟品种每亩适宜的种植密度为3000~4000株;紧凑型中晚熟品种每亩适宜的种植密度为4000~5000株。

玉米种植密度与种植方式

在实际的生产中,在种植密度增大时,如果能配合适当的种植方式,更加能发挥密植的增产效果。所以,在确定合理密植的同时,适宜的种植方式是农民朋友必须要考虑的。

等行距种植

等行距是行距相同,而株距根据密度确定。好处是由于地上部叶片和地下部根系均匀分布在田间,在抽穗前,玉米植株能均匀受到阳光照射和养分供应。在播种、定苗、中耕除草、施肥培土时更便于机械化操作。但在肥水高密度大的条件下,在生长后期行间容易形成密闭,光照条件差,影响光合作用,影响产量的提高。

宽窄行种植

也就是大垄双行栽培,一般大行距80~100厘米,窄行距40~50厘米,株距根据密度确定。特点是植株在田间分布不均,前期对光能和土壤养分利用都较差,但能较好调节玉米生长后期群体与个体的矛盾。

在密度较小条件下,光照矛盾不突出,这种种植方式无明显增产效果,有时反而会减产;一般在肥水条件高的地块,密植可增产10%左右。

总之,玉米是稀植还是密植高产?不但受到品种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土壤肥力、种植方式、管理水平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农民朋友在实际生产中,要结合自身的条件,灵活运用,才能达到获得高产的目的。

蔷薇花秋天可以种吗 大枇杷树怎么移栽易成活?(大琵笆树怎么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