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粮食种植平膜大姜种植技术(大姜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

平膜大姜种植技术(大姜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

农业百科网 发布时间:2024-01-23 06:00:36分类:粮食种植

现阶段设施栽培在北方地区生姜种植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总的来看,设施的存在是人为的为生姜种植提供了一个更加良好的小环境,以此来打破气候因素导致的生姜不能生长的限制。

平膜大姜种植技术

正是由于不同设施的发展和演变,一次次的提升了生姜种植的产量和效益。可以说好的设施是保证生姜不断增产增收的基础。

但是,随着设施条件的不断升级换代,同样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问 题

北方区域生姜种植从不同栽培设施上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露天栽培、平膜栽培、2米膜栽培、4米或6米膜栽培、大拱棚栽培”四大类。

这些栽培设施,保证了生姜可以提前种植或者延后收获,从而延长了生姜有效的生长周期,从而实现了生姜产量的不断增加。

随着设施的不断优化使得生姜产量不断提高,不同设施栽培生姜产量由高到低大致排序:大拱棚>4/6米膜>2米膜>平膜>露天栽培。

但是,在今年发现,有些区域尽管采用了更加优化的设施,但是生长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有的区域好的设施甚至还不如较差的栽培设施。4米膜栽培的生姜,这个问题尤其突出。

分 析

在小编走访采用不同栽培设施的种姜户过程中,在聊到4米膜栽培和2米膜栽培有什么区别的时候,许多种植户告诉我:4米膜栽培管理起来要简单,空间大容易操作,而2米膜空间小操作起来不方便。

我进一步追问,那为什么从现阶段(生姜正处于幼苗期或者即将进入旺盛生长阶段)来看,4米膜的姜苗要比2米膜的弱呢?

经过深入分析,原来很多采用4米膜栽培的种姜户,尽管设施结构改变了,但是他的管理方式依旧沿用2米膜栽培,并没有做出改变。

从设施条件来看,4米膜生姜的生长环境要明显优于2米膜,如果管理措施一样,采用同样的浇水方法,同样的放风管理,同样的遮荫处理,那么带来的结果就是人为的设置了障碍,从而导致生姜栽培设施优势不能发挥甚至倒退。

总结一下:从生姜的案例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设施条件的改进从表面上带来的是种植操作的简单,但是并不意味着管理上的简单。相反,由于设施条件的改进,小环境变得更加优越,那么要想充分发挥小环境的优势,需要我们在管理上更加精细。水、肥、气、热、光等管理需要更精细、需要更加准确的去调节。

来看看4米棚是如何栽培生姜的?

1、关于水肥。

采用加强版的“三水定乾坤”。采取干种,即摆放好姜种覆土之后,整个棚室内浇一次透水,标准是灌满沟。

第一水:正常情况下一般是在出苗60%-70%左右,每亩配合1000-2000毫升养根素进行浇水。

由于4米栽培棚内温度高,必须早放风,因此会导致在姜芽没有出之前土壤干旱,这时候一定要及时浇水。这一水与第一水的方式一样。

后面,基本沿用“三水定乾坤”的方式,每出一个芽,每亩结合1000-2000毫升养根素和4公斤智能朋果肥进行冲施。

四米膜栽培一般到出三芽需要5水左右,用养根素水水养根。这个时期每次浇水不宜过大,以小水勤浇为原则。

2、关于放风。

4米膜栽培,从生姜开始见芽就需要放风。

外界气温在23-24度左右,这个时候棚内温度就可能达到30度以上,所以这个时期要抓紧放风,这个时候主要是棚两头放风。

随着温度升高,开始棚顶放风。

首先,每隔3米左右进行打孔放风。温度继续升高,每隔1米左右进行打孔放风。随着外界温度继续上升,棚的两侧开始放风,方式和棚顶放风一样。如果还不行,就需要继续加大放风口的密度。最后,如果2、3芽基本出的差不多,根据姜的长势,可以撤棚培土。

3、关于遮荫。

遮荫问题,采用遮阳网,建议是早遮荫,根据外界环境,如果白天达到22-23度左右,即便姜芽未出,也需要及时架上遮阳网进行遮荫。

以上,就是在4米膜栽培过程中生姜幼苗期的管理细节。

正是因为针对不同设施条件能够配套不同的精细化管理,才能对不同栽培设施的生姜管理的游刃有余。

好设施是前提,要想获得满意的生姜长势,差异化的配套精细管理才是根本。

农业技术团队方案 科技支农团队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