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粮食种植整个玉米芯栽培平菇技术(玉米芯栽培平菇新配方)

整个玉米芯栽培平菇技术(玉米芯栽培平菇新配方)

农业百科网 发布时间:2024-06-07 07:00:16分类:粮食种植

近几年,随着棉花壳的价格的不断增加,使得原来越多的平菇养殖户开始使用玉米芯来进行平菇的种植。玉米芯存在非常丰富的蛋白质,还存在多种纤维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是平菇栽培非常优良的原材料。玉米芯作为平菇栽培的原材料具有成本低的特点,能够就地取材以及变废为宝的优势,根据相关实验可得一公斤的玉米芯能够栽培两千克的鲜菇,生物转化率能够达到百分之百。平菇出菇之后的菌渣干之后能够作为燃料来进行取暖,对其进行湿后以及发酵后能够作为良好的有机肥,在农田中进行肥沃土地,实现土壤的改革。

平菇又叫侧耳,国外对于平菇又叫人造口菇或者娃菌,在我国按照习性、特征以及形态具有不同的叫法,比如背风菌、鲍鱼菇以及杨树菇等。在分类学中属于侧耳属、白蘑科以及伞菌目。现阶段平菇作为国际上栽培规模最大的四大食用菌之一,是最为常用的食用菇,能够对新陈代谢进行调节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对降低血压有一定的效果,能够降低胆固醇。同时还针对癌症、肝炎以及软骨病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充分的利用农作物的秸秆以及下脚料来进行平菇的栽培,利用生物作用实现物质的转换,比如讲粗纤维转换成优质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是可食用的,具有非常大的研发潜能,已经逐渐成为农民科技致富的方法之一。根据相关的实验得知,在日光温室内通过玉米芯进行平菇的生产,相关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将玉米芯在日光温室里栽培平菇高产技术进行探讨与研究。

1 营养与环境条件

1.1 所需营养

平菇作为木腐生菌类,可以实现多糖到单糖或者多糖的分解,具体来讲能够把作物秸秆的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以及果胶等多糖进行分解为单糖以及多糖等营养,供平菇作为碳源进行吸收以及利用,平菇氮源主要是通过尿素以及氨基酸来获取,其中碳源以及氮源的比是30:1到40:1 。另外,平菇的生长也离不开一定量的维生素以及无机盐等物质。

1.2 环境条件

(1)温度

最利于平菇菌丝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在24到27摄氏度之间,而子实体由于类型的不同最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高温型的子实体最适宜的温度在30摄氏度左右,中温型子实体最适宜的温度在20到24摄氏度之间,而低温型的子实体最适宜的温度在8到18摄氏度之间。在实际栽培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季节温度的不同而选择适合的品种,按照子实体类型的需要来对温度进行调节。在最适合的温度环境下,昼夜温差大能够保障子实体的分化效率以及质量。

(2)湿度

最利于平菇菌丝生长发育的玉米芯的湿度大致在65%上下,如果平菇菌丝玉米芯的湿度小于60%那么菌丝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阻碍。而在子实体的发育过程中,对于空气湿度具有相对较高的要求,需要其湿度基本达到85%到95%,在此过程中如果空气湿度小于85%就会抑制子实体的正常发育,如果空气湿度大于95%菌盖就很容易出现变质甚至腐烂的现象。

(3)空气

平菇作为好气型的真菌,在菌丝以及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都不离开空气。在平菇处于菌丝阶段时,其实际的生长对于氧气的需要量相对较少,但是在子实体发育环节,需氧量逐渐的增多,适合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生长,需要注意的是平菇体不适宜受到风直吹,平菇在氧气量较少的环境下不能够形成子实体,就算形成了也会是畸形子实体。

(4)光照

平菇菌丝虽然在无光照的环境下也是可以生长的,但是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在光照过暗的环境下就会使得菌柄的形状细长,而光照过强也会对平菇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探讨玉米芯在日光下栽培平菇高产技术。

(5)酸碱度

在酸碱度值3到7.5范围条件下,平菇菌丝能够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但是在栽培平菇的过程中,因为新陈代谢的作用,玉米芯作为培养料的酸碱度会逐渐的减小,所以在玉米芯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酸碱度保障偏碱为最好。

2 前期准备工作

2.1 制栽培种的时间安排

一般情况下,低温型的平菇菌种在七月份进行母种的培育,原种的培育在8月份,制栽培种的时间可以在9月份到10月份,对菌棒进行规模生产的时间可以在11月份到12月份,能够保障在春节前进行上市。

2.2 培养料的配制

平菇栽培的材料选择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秸秆以及部分农副产品的下脚料,本文主要采用玉米芯作为培养料,最为常用的辅助材料包括玉米面、石膏、磷肥、石灰以及麸皮等,玉米芯培养料的主要配方具体来讲是:五十千克玉米芯颗粒、2.5千克的玉米面、三千克的豆饼、五千克的麸皮、0.75千克的石膏、0.25千克的尿素、1.5千克的熟石灰、1千克的过磷酸钙、0.5千克的消毒散以及九十千克的水,对玉米芯培养料的配置需要对其上述材料进行充分的拌匀。

在接种开始的五天时,需要在水泥地上进行堆料,一般堆成大于一百五十千克的馒头状,然后利用木棒在堆料中进行直孔的制作,以便保障堆料内部空气的流通,最后在堆料上进行塑料薄膜的覆盖。一般情况下,两到四天的时间里堆料的温度能够达到50到65摄氏度,然后将堆料进行翻动三次,在对堆料进行翻动的过程中,堆料的内部会出现大规模的放线菌,这种放线菌基本呈现为雪花状,放线菌的作用是能够实现降解基质。一旦发现堆料上存在害虫的幼虫,处理方法可以使用500倍的液敌百虫以喷洒的方式来处理堆料,喷洒结束之后应该立即进行塑料薄膜的覆盖,这样就能够对杀害害虫的幼虫。在对堆料进行拆除之后,使水汽进行散发,然后对其内部的含水量进行测定,根据具体的品种对湿度进行适当的调节,一般湿度需要保持在65%左右。

2.3 菌种的购置

对于菌种的选择需要根据生产季节、环境条件以及栽培营养来进行选择,除此之外还需要严格的控制菌种的质量。需要选择优质的平菇进行栽种,优质的平菇具有洁白、粗壮以及光泽等特点,全袋的分布较为均匀并且生长旺盛,没有松散以及杂色斑点的存在,同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如果菌种具有杂色斑点需要进行彻底清除或者是更新接种。

2.4 装袋

首先将菌种进行处理,将其处理为小块备用,打开之前准备好的塑料筒,塑料通以便扎好,然后将菌种撒进塑料筒内部,进行玉米芯培养料的填入压实,再进行菌种的撒入,尽可能的保障菌种撒入塑料筒的外边缘,然后再加一层玉米芯培养料。每袋安排三层玉米芯培养料以及四层菌种的撒入,培养料在每层菌种的中间,菌种撒入量保障在玉米芯培养料的15%到20% 。在装袋完成之后,利用大号针对袋的周围有菌种的位置扎小孔,密度保障在每袋十分左右,保障空气的流通,利于发菌,需要注意的是大号针扎的小孔适应适当,过大的孔会造成菌种的失水,过小不能够实现通气的目的。

3 栽培技术

3.1 发菌

通过接种之后的玉米芯培养料基本已经处于菌丝生长发育的阶段,这种情况下需要将环境条件进行调节来促进发菌,具有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4到27摄氏度之间,湿度需要保障在60%为最佳。在早秋进行接种时由于培养袋产生热量较快,温度超过38摄氏度的情况下会出现烧菌的现象,所以需要将培养袋进行单层摆放,以此方式来控制玉米芯培养料的温度。但是在晚秋接种时需要通过堆垛的方式来增加温度。一般情况下,接种之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就会出现菌丝,四十八小时开始吃料,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就会将培养料发满。

3.2 栽培技术

栽培棒需要在室温下运用准用药品进行处理,然后在地面撒少量的白灰码垛,将其双排摆放,垛高高一般控制在十层内,双排摆放并且中间留人行道,基本保持在五十厘米。一般情况下按照气温的安排码垛的数量,以此保障菌丝能够顺利的生长,温度基本控制在18到20摄氏度。

整个玉米芯栽培平菇技术

在菌丝生长到3到4厘米时需要进行倒垛处理,垛的温度基本需要保持在26摄氏度,菌棒需要进行疏散,垛的码放形状呈井字状,实现通风散热降温的目的。

在发菌阶段,需要将垛的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保障在36到45摄氏度范围内,在温度低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上出现了问题也会出现烧菌的现象。为了保障发菌室内空气的新鲜,需要适当的通风换气,频率基本控制在每天一次,每次保持在30到40分钟。在环境温度过高时早晚应该通冷风,适当加入遮阳物。培养室内的光线不适宜过强,弱光利于菌丝的生长,强光不利于菌丝生长。总而言之,需要对垛进行多次倒垛仔细检查,一般频率保持在5到7天一次。一旦玉米芯培养料的温度大于24摄氏度,就应该随时散垛,对于出现绿霉的棒使用高效绿霉净进行处理,处理之后放置于黑暗光线、低温以及通风处养菌。

3.3 出菇期管理

在菌丝长满的玉米芯培养料之后,应该及时的控制培养室内的温度,保障在10摄氏度左右,增加昼夜的温差使其达到10摄氏度,培养室内的温度应该控制在80%到90%之间,在3到5天之后菌袋的两侧就会出现白色菌丝团,然后把菌袋口解开然后拉直挽起,促进原基的分化。这是温度应该控制在18到20摄氏度之间,湿度控制在85到90摄氏度之间,每天可将其进行喷水处理,频率为一天两到三次,以地面湿润为标准,一旦子实体大于2厘米时,就可以直接在子实体上进行喷水处理,喷水量多少按照子实体大小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够向子实体的原基上进行喷水处理,因为子实体的原基会萎镭死亡。

子实体处于生长阶段的过程中需要适当的通风换气,频率保持在1到2次,每次保持在30分钟左右,一旦培养室的温度过高就需要采取加大通风量的措施,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长成子实体需要5到7天的时间,在菌盖充分展开并且颜色由深变浅的时候应该及时的进行采收,采收之后还要将料面上的杂物进行清理。按照以上的技术就可以采收大约2到4潮的平菇。一旦发现平菇生长慢、幼平菇少以及菌盖薄的情况就需要进行营养液的补给,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优质、高效以及高产的目的。

吃虫草有哪些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