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栽香椿芽的栽培技术(香椿芽树什么时候栽培)
香椿传统栽法,多为房前屋后零星种植,任其自然生长。树体高大,侧枝较少,采摘不便,一般采芽2次,产量低。最近试验成功矮棚密植丰产技术,集中栽植,加大密度,集约经营,将树形培养成矮化灌丛状,采摘方便,栽植后当年就可采芽,每年采芽4~5次,产量高。
(一)栽培地点
山东省平原、山地、丘陵都可以栽植香桥。特别是山地、丘陵的香椿芽,味浓质优,倍受群众的欢迎。山丘地区,选择四面环山背风向阳的山洼梯田栽种,可以提前采芽供应市场。
香椿对土壤要求不严,青石山、沙石山、含盐量低于0.2%的轻盐碱地;壤土、粘壤、沙壤、粉沙土都可以生长。地下水位,要求1.5~2米。
(二)栽培品种
香椿栽培品种很多。山东省建立矮棚密植丰产园,以褐香椿、红香椿、红芽绿椿较好。
1。褐香樁:芽初放时褐红色,嫩芽及羽叶上端的小时,一直 到落叶时都是红褐色。嫩叶光泽鲜亮,叶质肥厚,芽苔粗壮,香味极浓。生长缓慢,为建立矮棚密植丰产园的优良品种。
2.红香椿:芽苔及小叶初放时棕红色,以后除顶部以外,多数叶子逐渐变绿,但叶轴表面棕红色。生长快,产芽也高,是优良的芽材兼用品种。
3。红芽绿椿:芽初放时淡标红色,不久变青,芽及芽苔粗状。发芽早,产量高,适应性强,幼树生长旺盛。
(三)栽植技术
栽植前细致整地,施足底肥。亩施土杂肥5000~10000公斤,施过磷酸钙50~100公斤,灌水蛰实,耙平。裁植时选用1年生、地径1厘米以上、根系完整的壮苗。栽植时间秋末冬初(11月中、下旬),或早春3月上旬。栽植密度有两种。一种墩状栽植,每墩3株,三角形配置,墩内株距15厘米,墩距1米,行距2~3米,每亩666~999株。另一种是单株超植,株距0.4~0.5米,行距1~2米,每亩666~1667株。栽后踩实灌水。
(四)树形培育
香椿采植后2~ 3年内,培养成球状灌丛式树形。球状灌丛式树形是矮棚密植丰产园的基本树形。其特点是能形成更多的顶芽,产芽量高;受光均匀,采芽方便。具体培育方法,裁后第一年春季,当苗木顶芽萌发,生长到30~40厘米时,掐去顶芽,保留主干高度15~40厘米,保留2~ 3枚复叶。20~30天以后,复叶叶柄基部萌芽、抽条,长出2~3个侧枝,即为一级侧枝。当一级侧枝长到30厘米长时,掐去顶梢,保留5 ~10厘米,以后在叶腋中萌生出1~2个侧枝,即为二级侧枝。以此类推,逐步培养出三级、四级侧枝。根部长出的萌芽条,要保留,长到一定长度,掐顶促其萌生侧枝。第二年春季,个别植株还可长出直立粗壮的旺枝,破坏树形。可暂时保留,采芽后回剪至下部2 ~ 3枚复叶处,促使其萌发侧枝。一般植株,各枝条上的芽子长到20厘米左右,全部采摘。第二茬芽长成时,每一级侧枝保留1根枝条不采芽,留做辅养枝,其余侧枝采芽。第四茬芽子,辅养枝掐去顶芽,防止徒长破坏树形。如果个别侧枝徒长,秋季落叶后回缩。
(五)香椿芽采摘
结合树形培养,每次掐去的顶梢即是香樁芽。每年采芽4~6次。每年第一次采芽,可摘去全树所有顶芽,只留侧芽。以后每次采芽,至少保留1~2个复叶,并保留1/5的枝条不采,做辅养枝。采摘时用修枝剪剪芽,剪口要齐平,防止撕裂树皮。
(六)水肥管理
由于栽植密度大,采芽次数多,养分消耗量大,应及时补充养分并灌水,以保证香椿树正常生长,使香椿芽优质高产。
第一年,采二茬芽后,亩施化肥20~30公斤,氨、磷、钾的比例3:2:1。施肥后浇透水。7月份再施1次。香椿落叶后,亩施土杂肥5000公斤,入冬后浇1次冻水。
从第二年起,每次采芽后追施复合化肥15公斤,浇水。8月以后,停止追肥浇水。
裁植后的头1~3年,行间间种花生、蔬菜、中草药,加强土壤管理,又可充分利用地力,增加收入。
(七)植株复壮
密植园定植后,4~5年株行间完全郁闭。因光照不足,使萌芽部位外移,枝条下部光秃,甚至整个枝条干枯,影响椿芽产量,必须疏除部分植株和减少枝条数量。疏除方法,先隔株去1株,等8~10年后再隔1行去1行。对2~3年生,下部光秃无芽的枝条,在落叶后或生长前期回缩,回缩到离地面20厘米处,促使萌发新条。
个别植株,因采芽过重或管理不善而全株死亡,冬、春从地面锯掉,封土堆防寒,当萌发新条后,注意及时打头。培养树形,并加强肥水管理。
(八)病虫害防治
香椿的虫害有蝼U、氓啰等地下害虫及金龟子、大灰象U、刺蛾、草履介壳虫、云班天牛等。可采取人工捕捉,毒饵诱杀。采芽期间不能喷施化学农药。7月底以后停止采芽,可进行药剂防治。
香椿的病害,主要有香椿叶锈病,发病时叶子两面有黄花粉状斑点,可使香椿提前落叶,影响生长及椿芽产量。可在发病期喷洒0.3度的石硫合剂或15%的可湿性粉锈宁。冬季清扫落叶集中烧毁,消灭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