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丹参种植技术及效益(紫丹参如何种植?什么时间种最好?)
紫丹参高垄覆膜高效种植关键技术
徐文江等
紫丹参是唇形科鼠尾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根及根茎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紫丹参中含有丹参酮Ⅱ A、丹参迷迭香酸、丹参酚酸 A 等二萜类、多聚酚酸化合物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对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心肌梗塞、脑梗塞、脉管炎等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
宣威市格宜镇试种紫丹参成功,总结出一套紫丹参高垄覆膜高产栽培技术,并推广应用到 8.53hm 2 紫丹参产业扶贫基地,助推脱贫摘帽。
1 选地
紫丹参喜温暖和湿润环境,其适应性和抗寒能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中性、微碱都适宜,但以地势高燥、有机质含量高、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较好。紫花丹参根可达30 cm 以上,为利于根部较好生长发育,应选土层深厚的地块,在前茬种植玉米、豆类的地块均可栽培。
2 整地、施肥、覆膜
2.1 整地
12 月中旬即开始整地。整地时要深耕晒垡,翻耙、碎土、平整,达到地块深、平、细的要求,为紫丹参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2 施肥
根据丹参的生长特点,每亩施用洋丰硫(14-16-15)300 kg,生物有机菌肥 600 kg,磷酸二铵150 kg,硅钙镁 150 kg,起垄前撒施,均匀翻入土中。
2.3 覆膜
按 1.3 m 宽起垄,垄上地膜覆盖,墒面宽 70cm、高 20 cm。覆膜要求平、直、紧、实,即膜面平直 , 前后左右拉紧 , 使薄膜紧贴土壤 , 薄膜周围用土压实。
3 移栽定植
3.1 苗处理
苗在移栽前用根线清浸泡 15 ~ 30 min,防治根结线虫。
3.2 移栽定植
移栽行株距 20 cm×15 cm,每亩用苗 135 000株左右。移栽时将丹参苗平放在墒面,用竹片压住丹参苗的末端垂直向下压,使秧苗直立 , 根垂直向下;栽苗深度以子叶接近地膜为宜;栽后浇足定根水,并压实苗周围土壤,用土封好地膜栽植口;3 ~ 4 d 后再浇 1 次缓苗水;移栽时,选用壮苗,淘汰弱苗、病苗和劣苗,保证田间整齐度。
3.3 移栽时间
移栽的最佳时间是次年 1 月中下旬。
4 田间管理
4.1 揭膜松土除草
6 月份进入雨季后要及时揭地膜并松土除草。松土宜浅不宜深 , 以防损伤根部,封垄后要及时清除杂草。
4.2 及时追肥
丹参的整个生长期追肥 2 次。揭膜时每亩追施复合肥 300 kg,在植株侧面开沟撒施,然后覆土;8 月中旬再追施复合肥 300 kg。
4.3 摘除花序
从 4 月中旬开始 , 要陆续将刚抽出 2 cm 长的花序摘除, 以保证养分集中到根部。花序要摘得早、勤 , 每隔 10 d 摘或剪 1 次 , 连续进行几次。
4.4 做好排灌
生长期间,应注意清理沟道,保持排水畅通,防止多雨季节受涝。挖沟理沟可结合施肥进行,将沟泥覆盖在肥料上。伏天及遇持续秋旱时 , 可进行沟灌或浇水抗旱,沟灌早晚进行 , 并速灌速排。
5 病虫害防治
5.1 根腐病
在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生,可用 50% 多菌灵1000 倍液浇灌;雨季注意排水。
5.2 叶斑病
发病时,用 1 ∶ 1 ∶ 50 波尔多液喷雾,7 d喷 1 次,连续喷 2 ~ 3 次。
5.3 根结线虫
在丹参上为害最重的是根结线虫,除移栽时用根线清浸泡外,移栽后发生严重,还可用根线清灌注根部周围进行防治。
6 采收加工
每年霜降之后,叶子枯萎,地下部停止生长或早春没有发芽之前,将根全部挖出,去掉茎叶,晒干即可。以条粗、无须根、无泥土,内部紫黑色,有菊花状白点为佳。储藏要晒干,放在干燥通风处。一般每亩能产干品 6000 ~ 6750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