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棉花种植技术(棉花干播湿出种植技术)
冬季南繁棉花栽培及管理技术
棉花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 为了加快棉花育种进度,缩短育种周期,每年有成百上千的科研院所和种业公司到海南各地进行南繁育种 。 三亚市地处北纬 18°09′~18°37′ ,东经 108°56′~109°48′ ,常年平均气温 25.7℃ ,是中国冬季最温暖的地方,也是全国棉花冬季南繁的理想地区。 其中仅以三亚的吉阳区,天涯区和崖州区的南部最适合棉花南繁。 由于适合棉花南繁的地方有限,加上与其他南繁作物有时间、地点的冲突,使棉花南繁理想地越来越少。 加上当地气候特点,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冬季干旱少雨和早期台风侵袭等原因的影响, 给没有棉花南繁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育种风险, 通过笔者多年来在三亚的棉花南繁栽培管理经验, 有必要对南繁棉花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系统总结, 为初来三亚进行棉花南繁的育种人员带来技术参考。
1 土地选择与种植措施
1.1 土地选择
棉花南繁种植时间在 10 月上中旬,用于南繁棉花的土地主要有 2 种,一种是砂壤旱地,此地保水保肥能力差,有机质少,地力较差。 另一种是水稻田,此类地虽然土质肥沃,灌溉便利,但土壤含水量大,透气性较差,容易积水,若遇台风则容易被淹。 对于砂地,要选择有水源的地方,但又不能离排水渠太近,以免台风来时渠水暴涨冲毁棉地。 对于水稻田,要选择排灌方便、地势较高的田块,以免田间长期积水影响棉花生长。
1.2 种植措施
为了使棉花正常生长, 首先对试验地进行翻耕耙匀,对于杂草众多的荒地,要提早灭草。 然后进行起垄、盖黑膜,最后把膜压严实,防止被风吹起。 这样可以保墒防草,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出苗率,利于排灌。 一般垄宽 100 cm ,双行种植,垄上行距 40~45 cm ,株距 20~30 cm 。
2 播种
2.1 播种时期
棉花是喜温好光的农作物,对积温的要求较高,播种太早容易遇到台风危害。 播种太迟,一会严重推迟成熟时间,赶不上北育时的正常种植时间;二会影响棉花的结铃效果。 棉花南繁播种时间如果超过10 月份,会发生棉铃特别是杂交铃的双子房现象,导致落铃、烂铃 。
2.2 播种方式
一般采用直播方式,为了提高棉苗的拱土能力,采用每孔 3~4 粒种子打孔点播, 播后盖松软砂土 1~2 cm 。
2.3 定植密度与时间
由于海南省三亚市在棉花南繁的整个生长期温度较高,光照较短,棉花的生育期较短,植株比湖南长得矮小,一般种植密度在 4 500~5 000 株 / 亩。 对于稀植移栽材料种植密度可小些, 机采短季棉材料种植密度可大些。 在棉苗长到 4~5 片真叶时开始定苗,一个定植孔内只留 1 株健壮苗, 其余苗用剪刀从棉苗子叶节以下的茎部剪掉。
3 水肥管理
3.1 基肥
海南省三亚市大部分地方为砂质土壤, 有机质含量低, 营养成分流失严重, 对于含砂量大的土壤, 要求翻耕整前撒施有机肥 50~100 kg/ 亩, 含量15-15-15 的三元复合肥 40~50 kg 。 对于稻田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可以少施或不施有机肥。
3.2 追肥
棉花在进入蕾期后,对养分的需求会增大,此时又是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 养分不足会使植株矮小,现蕾减少,茎干细弱。 根据多年南繁棉花追肥时期对产量的影响研究, 认为全生育期追肥 2 次最好。 第 1 次为棉花出苗后 35~40 d ,追施尿素数量为 15~20 kg/ 亩,氯化钾 10~15 kg/ 亩,第二次追肥在棉花始花期,追施尿素数量为 10 kg/ 亩。
3.3 灌水
从 11 月份开始到来年 2 月底是三亚一年中最干旱的时期,也是棉花南繁的主要生长季节,此时期降雨稀少, 水分蒸发量大, 必须对棉花进行多次灌水,以满足棉花对水分的需求。 灌水方法有喷灌和沟灌。 喷灌因灌水及时,节水,受地形影响小,水肥一体而广泛应用。 但一次性投入较大,加大了南繁成本。沟灌因灌水容易, 不额外铺设灌水设备而成为棉花南繁灌水的常用方式。 但整地不平时,容易造成棉垄灌水不均, 影响灌水效果。 在播完棉种后要及时灌水, 使每垄都灌上充足的水, 利于种子及时发芽出苗。 在追肥时,可以先灌足水,然后把肥料撒施到垄沟里,使水肥同步,促进棉花生长发育。
4 田间除草
4.1 化学除草
在播种灌水后出苗前, 喷施一次苗前封闭除草剂如乙草胺、乙氧氟草醚,减少苗期草害。 在进入蕾期后,对垄沟里长出的杂草,用 40% 草甘磷或 20% 草铵磷进行喷雾防治。 为了避免发生药害,施药时,要选择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天气定向喷雾。
4.2 人工除草
在棉苗生长的定植孔内有时会长出一些杂草,由于这部分杂草离棉苗太近, 化学除草很容易产生药害,只能进行人工除草。 在除草时,不能扯动棉苗,否则会伤到其根系,影响其生长。
5 病虫害防治
海南三亚全年温暖的气候, 成为各种昆虫特别是农作物害虫的天堂。 棉花从播种后到苗期、蕾期、花铃期的整个生育期都会遇到各种害虫的侵害,造成缺苗、断垄甚至绝收。
5.1 地下害虫
侵害棉花的地下害虫有蛴螬、地老虎、蟋蟀等。主要在棉花出苗阶段侵害幼茎、幼叶。 防治方法:在整垄铺膜前用 5% 毒·辛颗粒 4~6 kg/ 亩与肥料搅拌均匀撒入土壤,或在棉花拱土出苗时,用 30% 毒死蜱和4.5% 高效氯氰菊酯进行喷雾防治, 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5.2 地上害虫
主要有蚜虫、 叶蝉、 叶螨等口吸式害虫和潜叶蝇、斜纹夜蛾、棉铃虫等咀嚼式害虫。 其中蚜虫和叶蝉对南繁棉花的危害最大,是主要害虫。 在棉花整个生长期都会受到它们的危害, 并且它们的繁殖速度快,防治不及时可造成严重损失。 防治措施:当发现蚜虫、叶螨在叶背面或茎干上有零星分布,叶蝉在田间零星飞舞时,就要进行防治。 采用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5% 啶虫脒乳油、 50% 吡蚜酮水剂、 20% 唏啶虫胺、 15% 哒螨灵乳油、 1.8% 阿维菌素乳油进行防治。10% 灭蝇胺悬浮剂防治潜叶蝇。 15% 高效氟氯氰菊酯微乳剂、 40% 辛硫磷乳油、 50% 毒死蜱乳油防治咀嚼式害虫。 在防治时,要几种农药交替使用,以免使害虫产生抗药性而降低防治效果。
5.3 病害防治
南繁棉花病害较轻,在苗期适当防治立枯病,在花铃期防治红叶茎枯病。 平时加强田间管理,确保水肥供应,在积水的田块要开沟沥水,保持田间干爽,提高棉花的抗病力。
6 化控
为了防止棉花在生长的过程中发生徒长, 必须进行适当的化控。 苗蕾期轻控, 打顶后可适当重控, 在具体化控时还要根据苗情、 墒情、 天气情况灵活掌握。
7 整枝打顶
为了塑造理想株形, 协调好棉花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必须对棉花进行整枝和打顶。 其中短季棉可不整枝只打顶,稀植材料必须整枝和打顶。 整枝在蕾期进行,打顶在 12 月 31 日前做完。
8 适时采收
为了使棉花充分成熟, 在棉花成熟的过程中要根据土壤墒情灌水 1~2 次。 在棉花吐絮达 70% 时,为了加快采收速度,缩短采收时间,可喷施 41% 乙烯利进行催熟,亩用量为 200~250 g 。 在棉花充分吐絮后及时采收、 晾晒到棉籽含水量在 12% 以下时即嘴咬响籽时打包邮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