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大棚樱桃(沂水樱桃大棚)
沂水县桃标准化栽培技术
_赵而明
近年来,沂水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果业生产,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发挥山区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快了桃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完善了沂水县桃树品种结构,重点引进推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中”系列,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的“锦”系列,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的“瑞”系列,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的“金霞”系列,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的“春、夏、秋”系列等新优品种,截至 2020 年底,全县桃达到 1.6 万公顷,桃种植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笔者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很多果农在品种选择上盲目跟风,在栽培管理上人云亦云,对桃栽培管理的关键技术缺乏基本的认识,导致走了不少弯路,影响了沂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特总结了桃标准化栽培技术供果农参考,让果农不走弯路,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 栽植前准备
1.1 果园规划
要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建园,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壤砂土,pH4.5~7.5,但以 pH5.5~6.5 更适宜桃树生长,不宜在重茬地建园。平原地尽量南北行向种植,利于通风透光。山地或梯田地,按照等高线环山栽植。
1.2 土地整理
最好在栽植前一年入冬前深翻土地,让土壤充分沉实,深度不少于 60 厘米。栽植时先将土地整平,然后沿行向起垄,垄宽 100~120 厘米、高 30 厘米左右。
2 建 园
2.1 品种选择
选择品质优、颜色鲜艳、耐运输、适宜当地发展的品种,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一个桃园内品种不宜过多,根据建园规模,一般 3~5 个为好。生产上可选择春美、中油 4 号、锦春、金霞油蟠、中油蟠 9、中蟠 11(图 1)、黄中皇、金黄金、新世纪、锦绣、黄金脆、金秋红蜜等品种。
图1 中蟠11
2.2 密 度
一般来讲,整形方式必须与一定的密度相适应。如采用“Y”字形,可使用 2 米×4 米(每亩 83 株)或 2 米×5 米(每亩 67 株)的株行距;采用三主枝自然开心形,则要适当加大株行距,可采用 3 米×4 米或 4 米×5 米的株行距;而主干树形,以 2 米×3 米或1.5 米×3.5 米的株行距为宜。
2.3 栽 植
2.3.1 时期 以春季发芽前较为适宜,也可在秋末冬初落叶后定植,但要采取适当的防冻保护措施。
2.3.2 方法 定植前按株行距要求挖定植穴,深宽60 厘米×60 厘米,表土与新土分开。每穴施有机肥25~35 千克与表土混合均匀回填并踩实堆成馒头形。栽苗时要将根系展开,深度以根颈部与地面相平为宜。栽后需立即灌水,水渗下后覆土盖膜。
3 土、肥、水管理
3.1 土壤管理
3.1.1 深翻改土 深翻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有机肥,增加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深翻扩穴以定植穴(沟)为中心,每年向外扩大,沟宽 50 厘米,深 40~50 厘米。全园深翻应将栽植穴外的土壤全部深翻,深度 40~50 厘米,深翻后施入有机肥灌水沉实。
3.1.2 覆草 利用麦秸、玉米秸、木屑、杂草等覆盖材料,适度粉碎后覆盖在树冠下,厚度 15 厘米左右,上面压少量土。连覆 3~4 年后浅翻一次,浅翻可以结合秋施基肥进行。
3.1.3 行间生草 桃园生草有利于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减少表层的温湿度变化。以豆科、禾本科植物为宜,推荐种植鼠茅草、紫花苜蓿、长毛野豌豆或黑麦草等,不提倡种植三叶草等生长量小的草种。注意生草的前两年每亩增施氮肥 12 千克,每年夏季割草 2~3 次,覆盖于树盘内。
3.2 施肥
3.2.1 秋施基肥 秋施基肥的时间以 9 月下旬至 10月中旬为宜。以有机肥为主,包括农家肥、生物有机肥、豆饼等,混合部分化肥(约为全年化肥用量的 1/3)。在行间或株间开沟,沟深度与宽度各 40~50 厘米,长度根据肥料数量确定。施用的有机肥一定要腐熟好,在施用时和表土混匀后再回填。幼龄桃园可根据树龄确定化肥施用量,定植 1~3 年的树每亩氮施用量分别为 8、10、15 千克。盛果期树施肥量按每生产100 千克桃果施 100~200 千克优质农家肥、氮(N)0.7~0.8 千克、磷(P 2 O 5 )0.5~0.6 千克、钾(K 2 O)1 千克计算。施用方法以沟施为主,最好不要地面撒施,以免影响施肥的效果;在树冠投影范围挖放射状沟、环状沟或平行沟,沟深 30~45 厘米,以达到主要根系分布层为宜。
3.2.2 追肥 幼龄树和结果树的果实发育前期,追肥以氮磷肥为主;果实发育后期以磷、钾肥为主。一般一年进行 3~4 次:花前肥春季化冻至开花前 10 天施入,以速效氮肥为主;花后壮果肥落花后至果实开始硬核时施入,以磷钾肥为主,配以氮肥;催果肥果实成熟前 20 天施入,氮钾肥配合。
3.3 水分管理
3.3.1 灌水时期 根据桃果生育时期及降雨量、土壤性质确定。全年一般需浇萌芽水、幼果速长水、果实膨大水、采后水、落叶后封冻水共 5 次。土壤追施肥后需灌水。灌水以灌透根系分布层(40~50 厘米)为宜。提倡沟灌、喷灌和滴灌。
3.3.2 灌溉方法 主要灌溉方法有沟灌、树盘浇水、喷灌、滴灌等,可根据当地水源情况、地形等综合考虑,选择用水节约、省工省时的灌溉方式。如条件允许,尽量使用滴灌,可节约用水,降低人工成本,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3.3 排水 桃树怕涝,应在果园设计时设置排水系统,可通过明沟排水,也可通过起垄栽培的方式及时排水。
4 整形修剪
以“Y”形为例(图 2)。“Y”形只留两个主枝,定植当年 60 厘米处定干,剪口下最好有 5~6 个饱满芽,新梢长到 30 厘米左右时按树形要求选出2个生长强旺、方位合适的新梢作为主枝,夹角为 50°左右,对二个主枝斜插立柱进行绑缚,使其角度符合要求。及时进行夏季修剪,处理主枝背上过旺的新梢及延长梢附近的过旺新梢,确保延长梢的优势,保证单轴延伸。第二、三年主枝延长头剪去 l/3,同时每主枝选留 2~3 个侧枝,大、中、小结果枝组适当错开,插空排列,并根据其生长情况,及时进行夏季修剪。
图2 桃Y形树形
5 花果管理
5.1 疏花疏果关键技术
5.1.1 疏花的时间和方法 一般在蕾期和花期进行,原则上越早越好,花蕾露瓣期即花前 1 周至始花前是花蕾受外力最易脱落的时期,是疏蕾的关键时期。主要疏除畸形花、弱小的花、无叶花;留下先开的花,疏掉后开的花;疏掉丛花,留双花、单花;疏基部花,留中部花。全树的疏花量约 1/3 。留花的标准:长果枝留 5~6 朵花,中果枝留 3~4 朵花,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留 2~3 朵花,预备枝上不留花。
5.1.2 疏果的时间和方法 疏果,以人工疏除为主,宜早不宜迟,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生理落果后(约谢花后 20 天)开始,疏除小果、黄萎果、病虫果、并生果、无叶果、朝天果、畸形果,选留果枝中上部的长形果、好果。已疏花的树,可不进行第一次疏果。第二次疏果也叫定果,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谢花后40 天左右)进行,早熟品种、大型果品种宜先疏,坐果率高的品种和盛果期的树宜先疏;晚熟品种、初果期树可以适当晚疏。
疏果的原则是以产定果,盛果期树要求亩产量控制在 2000~2500 千克为宜,黄桃园亩产量控制在3500 千克左右。大型果少留,小型果多留,长果枝留 3~4 个,中果枝留 2~3 个,短果枝、花束状结果枝留 1 个或不留。
5.2 果实套袋
套袋在疏果后进行,套袋顺序为先早熟后晚熟,坐果率低的品种可晚套,减少空袋率,应遵从由上到下、从里到外、小心轻拿的原则,不要用手触摸幼果,不要碰伤果梗和果台。树冠上部及骨干枝背上裸露果实应少套,以避免日烧病的发生。果园喷药后应间隔 2~3 天再套袋,宜在早晨露水干后进行。着色品种可以选用白色、浅黄色的单层袋,采前不需撕袋,果实采收时将果袋一并摘下;对着色很深的品种以及晚熟品种,可以套用深色的双层袋,果实成熟前一周左右撕袋着色,增加亮度。
6 病虫害防治
萌芽前主要防治流胶病、腐烂病、穿孔病、桃白蚧等病虫害,可喷施春满春 500 倍液或成标 500 倍液或必备 300 倍液或 5 波美度石硫合剂;花露红前主要防治蚜虫,可用罗克 200 倍液或春满春 800 倍液+吡虫啉(蚜戈 1500 倍液或漩网 5000 倍液);谢花后 7~10 天 ,可用灭菌霸 500 倍液、90%多菌灵 2000倍液或甲基硫菌灵 1000 倍液+灭幼脲 2000 倍液+吡虫啉(蚜戈 2000 倍液或漩网 7500 倍液)+高效氯氰菊酯(克怕 1000 倍液)主要防治穿孔病、疮痂病、褐腐病、潜叶蛾、蚜虫、椿象等病虫害;坐果后重点防治细菌性穿孔病、疮痂病、褐腐病、流胶病、桃蛀螟、食心虫、潜叶蛾、卷叶蛾、红蜘蛛等病虫害。绿盲蝽坐果后就开始危害,注意树上、树下喷细喷严;流胶病严重果园刷腐迪或膜力康或用 20 倍灭菌霸;多雨时注意预防穿孔病;为了提高品质增加产量可以连喷 2~3 次翠康生力液(不含激素、不软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