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种植的方法
甘蔗高产高糖是品种、环境和栽培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与良种、土壤肥力、种植技术、耕作管理、农田小气候及各种自然条件均有密切关系,这些因素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在生产上落实好各项技术措施,做细各个栽培环节,克服不良环境因素是取得高糖高产的保证。高产高糖的技术措施是:①采用高糖良种;②良种良法,适时操作;③争取较多的有效茎数。甘蔗的栽培包括新植蔗栽培和宿根蔗栽培两种。新植蔗是指种苗下种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蔗芽萌发长成的蔗株;宿根蔗是指上季甘蔗的地上部分砍收后,由留在地下的蔗桩上的芽萌发而长成的蔗株。新植蔗按其下种期不同可分为春植蔗、夏植蔗、秋植蔗、冬植蔗,其栽培的技术环节主要包括整地、下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根据秋植蔗的生长特点,种好秋植蔗需要掌握好以下主要技术环节。
(一)选用良种
有灌溉条件、肥力较好的蔗地,宜选用增产潜力大的中大茎品种,如桂11、云蔗89/151、新台糖16号等;在无灌溉条件的旱坡地上,宜选用较耐旱的中细茎品种,如粵糖79/177、新台糖20号等。易抽穗开花的品种不宜秋植。
(二)深耕深沟,宽行少种
由于秋植蔗的生长期长,植株高大,所以蔗地要求深耕,并深开植蔗沟,沟深30厘米左右。行距以1.0~1.2米为宜,不能太窄,以免引起倒伏。因秋植蔗的下种期正值云南省的高温多雨季节,所以下种量可比春植蔗少一些,约为春植下种量的80%左右。
(三)适时下种
秋植蔗适宜的下种时期受到土地安排、种苗来源、间(套)种、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应做综合考虑。云南省大部分蔗区的秋植蔗下种期以8月底至9月中旬为宜(滇西南湿润蔗区可适当后延)。这是因为太晚,雨季已过,土壤水分难以满足蔗芽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需要;太早,一方面是种苗来源和土地安排有困难,另--方面是甘蔗容易冬前拔节,此时低温干旱,节间必然短而细,形成“蜂腰带”而容易折断,还容易遭受寒害。一般应掌握在初霜期前60天左右种植,使蔗苗在越冬前长出3片以上真叶,地下形成部分茎节,略带分蘖。
(四)种苗来源
建立专用苗圃是解决秋植蔗种苗来源问题的可行办法。秋采苗圃--般是冬植或早春植,采用地膜覆盖为中心的精细管理,1亩苗圃的秋采苗量可够225亩左右的秋植蔗做种。苗圃的规格为株行距50厘米x50厘米,即1亩苗圃下种2666丛,争取采苗时每丛有6条有效茎,每条茎有6个双芽苗,这样1亩苗圃可供300亩大田。苗圃地宜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田块,每亩施1500千克以上的农家肥作基肥,氮、磷、钾等速效化肥也应适量增加。其他各项管理措施都应优于大田生产,确保苗足苗壮。
(五)施足基肥,及时追肥
秋植蔗全生有期的施肥量应比春植蔗增加30%左右。基肥以农家肥为主,配合适量速效氮肥,增施磷、钾肥。齐苗后,应及时松土追肥。5月份秋植蔗即进入大伸长期应结合大培土,重施攻茎肥,同时予以适当灌溉。8月中旬,可追施一-次壮尾肥,既对,上部蔗茎的生长增粗有利,又能促进地下芽的生长,为次年宿根蔗的丰产打下基础。
(六)加强田间管理
秋植蔗的田间管理大体与春植蔗相同,但各项措施应在春植蔗之先进行。如螟虫、绵蚜虫的危害都比春植蔗先发生,应注意及早治虫。另外,由于秋植蔗植株高大,所以还要加强防倒伏的各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