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蔬菜种植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毕业论文)

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毕业论文)

农业百科网 发布时间:2024-09-15 10:00:23分类:蔬菜种植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广,产量较高。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如何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粮食需求,大力推广小麦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是必然选择。尽管我国的小麦种植产量和品质得到了一定提升,但是病虫害问题却根深蒂固,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就小麦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探究,选择优良品种,合理施肥、密植,降低病虫害的影响,提升小麦产量和品质。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小麦的需求逐步增长,大大促进了小麦大面积种植。但是,当前小麦种植中还存在很多技术问题,需结合区域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影响小麦种植的因素,选择合理的高产种植技术,并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升小麦产量和品质,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小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小麦品种增加

现代农业持续发展中,农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小麦品种逐渐多样化,极大地促进了小麦种植技术的发展。但是,当前小麦种植生产中,由于农户认知水平不高,仍然采用传统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易受到自然环境和病虫害的影响,从而导致小麦品质和产量受到影响。

(二)种植技术不高

目前,农业生产收入水平不高,对高素质农业人才吸引力不足。另外,多数农户文化水平不高,加之推广力度不足,农户对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规范缺乏深刻认知而难以接受。长期采用陈旧的生产模式、传统种植技术,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限制了小麦生产的发展。

(三)病虫害危害大

现有的农业气候条件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因素众多,其中病虫害因素尤为突出。小麦种植期间,由于农户自身的认知水平不高,未能充分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和小麦品种特点,选择合适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忽视病虫害对小麦生长的危害,不仅影响病虫害防治效果,还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

(四)农药滥用

在当前小麦生产中,农药滥用现象严峻,采用高毒副作用的农药,不仅影响小麦品质和产量,还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部分农户为了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过量增加用药量,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病虫害防治效果,还会产生毒小麦,被人食用后危害身体健康。

二、小麦高产种植技术

(一)选择优良品种

当前市场上的小麦品种多样,为了保证小麦品质和产量,应结合种植区域地理条件、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高产、稳产、抗病且通过国审的优良品种,提升小麦抗病性和高产性。

陕西省旬邑县地处渭北旱塬,沟壑纵横,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冬小麦是全县第二大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0.67万hm2左右。由于受干旱少雨、低温冻害和土壤瘠薄三大自然因素的制约,造成小麦产量较低。为了提高小麦生产水平,经过多年小麦品种密度试验、小麦播期播量试验及小麦新品种示范的种植,筛选出适合旬邑县种植的优良品种及种植布局如下:上部塬区海拔高,早春晚霜冻害严重,应以铜麦6号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长旱58、西农928;中部和南部塬区应以铜麦6号、长旱58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西农928;下部塬区及川道应以铜麦6号、普冰151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西农928[2]。

(二)轮作倒茬,精细整地

小麦种植期间,为了提升小麦品质和产量,应保证土壤肥力充足,避免同一地块反复耕种。如果田地连续3 a种植小麦,下一年可以选择种植其他的农作物,合理进行轮作倒茬[3]。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小麦全蚀病等各种病虫草害的发生,也可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肥力,促使小麦正常生长,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整地,充分接纳雨水,深度控制在25 cm。未深翻田块可浅耕、旋耕或深松,耕后遇雨要及时耙耱保墒。播前趁墒浅耕,深度控制在10~13 cm,结合整地施足底肥[4]。

(三)适时适量播种

小麦适宜播种时间安排,对培育壮苗、安全越冬和实现高产是有利的保证。适宜播期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气温和土壤水分条件。应根据种植区域和品种,选择最佳播种时间。俗话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二十四节气中白露时间在9月7日或8日,寒露时间在10月8日或9日,秋分时间为9月22日或23日。从这句话来看,旬邑县是冬小麦生产区,一般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 ℃即可播种,最佳播期为9月15—25日[5]。根据品种特性确定基本苗,依据基本苗、种子发芽率、千粒重及田间出苗率确定实际播量。一般基本苗16万~20万株/667 m2,播量10~12 kg/667 m2[6]。早播宜少,晚播宜多,播期每推迟3 d,增加播量1 kg/667 m2,实行机械半精量条播。

(四)合理施肥

小麦种植要想获得高产,施肥很关键。一般小麦生长过程中,氮、磷、钾是小麦营养三要素。应选择配方施肥,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的原则,要稳施氮肥、增施磷肥、补充钾肥,氮磷钾肥并重,有机肥、磷肥、钾肥全部作为底肥,氮肥的70%~80%作为底肥,20%~30%在返青期至拔节初期追施[7]。

(五)加强田间管理

小麦生育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应加强田间科学管理,严格控制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满足小麦生长需求。

1.秋冬管理

一要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二要中耕保墒,播后遇雨可通过轻耙细耱、破除板结保墒保苗。播后若无透雨,土壤悬虚,要及时碾压提墒保墒,有灌溉条件的地区,根据小麦生长情况及时灌溉补足水分。三要促弱控旺,对苗小、苗弱和基本苗及群体不足的田块,应趁墒补施速效氮肥促进转化升级,对群体偏大、稠旺田块冬前进行碾压或深中耕,抑制旺长。

2.中后期管理

中后期管理目标是促苗稳健生长,培育壮秆大穗,养根护叶,保粒增重。土壤解冻后及时顶凌耙耱,封堵土壤孔隙,切断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趁墒借雨及时耧施化肥,弱苗早施多施,壮苗晚施少施。一般667 m2施尿素10~15 kg。小麦返青后及时中耕除草,疏除稠旺苗,注意镇压保墒。对杂草严重的田塊可进行化除,667 m2用75%杜邦“巨星”1 g对水30~40 kg进行喷雾即可。

三、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在生长期间易出现病虫害问题,影响小麦健康生长。防治小麦病虫害时,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发现病虫草害及时进行防治。根据种植区域地理和气候条件以及小麦的生长情况,选择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确保小麦产量和品质。

(一)种子和土壤处理

种子和土壤处理效果,直接影响小麦种子发芽和生长。首先选用包衣良种进行播种,对没有包衣的种子进行药剂拌种,这是预防小麦病虫害的有效方法。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严格控制拌种药物的用量,禁止选用对小麦种子品质影响较大的药剂,如0.15%左右的粉锈宁EC乳油在实践应用中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可观,可以有效消除种子中的病菌,提升小麦种子抗病抗虫能力。同时,结合整地对虫口密度相对较大的田块用辛硫磷颗粒剂4~5 kg/667 m2,均匀撒施地表后翻入土中,预防地下害虫危害。

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二)返青期防治

在返青期间,小麦易出现吸浆虫与纹枯病,对小麦生长影响较大,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选择防治药物。防治纹枯病时,主要选用禾果利,遵循“一喷三防”原则[8]。纹枯净和三唑酮乳油混合物,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形成药液,喷洒在小麦茎基部,间隔15 d后二次喷洒药液。在这个阶段病虫害防治时,可以选用甲基异柳磷乳油与土壤混合覆盖在土壤上,可以起到病虫害防治作用。

(三)抽穗期防治

小麦抽穗期易出现锈病和白粉病,应提高对此类病害的认知和重视。对于叶锈病,可667 m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 g于发病初期喷雾,或667 m2用三唑酮有效成分6~10 g对水50 kg喷雾防治;对于白粉病,可667 m2用有效成分8~10 g三唑酮或有效成分1.5~

4.0 g特普唑对水50 kg喷雾防治。小麦病虫害防治,应掌握病虫害的发病特点,结合季节特点制订合理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提升小麦病虫害防治效果,为小麦产量和品质提供坚实保障。

在绿色环保背景下,人们对食品卫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小麦品质的同时,还要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所以,应加强小麦品种的市场检验,接受绿色有机认证,针对其中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灵活选择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或是化学防治等措施,满足区域小麦病虫害防治需要。这样在降低病虫害对小麦生长的不良影响的同时,提升小麦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为了保证小麦品质和产量,应充分结合区域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促使小麦健康生长,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对小麦品质和产量的不良影响,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乔迁新居送什么水果好 河南信阳师河区董家河乡高岭村渔场(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