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葡萄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大棚葡萄种植技术视频)
文/高福明
在北纬30度以南地区,尤其是浙江北部以南内陆地区,葡萄小拱棚避雨加保温设施的应用尤其很多,我这里讲的也就是小拱棚避雨加保温,大钢管棚促早栽培也可以参照,南太湖地区保温藤稔和“南太湖特早”12月下旬陆续便开始进行覆膜保温,先是大保温四周和天沟进行覆膜保温,十天后再进行内部薄膜保温,俗称二膜保温,如果面积小的农户还可以在小拱棚肩高处平铺一个薄膜,俗称小拱棚三膜保温,所以说小拱棚避雨加保温栽培模式是北纬30度以南地区又便宜又实用的葡萄栽培模式。
一、棚内湿度和土壤湿度
先说避雨加保温棚内的空气湿度。棚内空气湿度前期要过高过高,棚膜覆好后,破眠剂单氰胺喷施或涂芽完成后,当天即浇一次水(有很多资料上说先灌水后涂芽,但现实一定是先涂芽再灌水)。水量根据土壤情况来决定,一定做到水流沟通,不能积水,否则要沤根影响葡萄生长。
建议如下:排水较好,浇足水;排水一般,浇中水。保持空气湿度在85%以上,土壤相对湿度要求在55~75%。刚封棚以后,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不够高时,会延迟葡萄萌芽,还会导致花器发育不良;而土壤水分充足和空气湿度适宜,则葡萄萌芽整齐一致。
经过多年对照,内膜覆膜要过半个月覆膜比马上覆内膜的反而要早萌芽和萌芽整齐,所以说前期湿度要高一点。但是后期避雨加保温棚内湿度不能过高,不然会使葡萄蒸腾作用受到抑制,并且不利于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树体内部养分的输送,后期高湿度的持续,高湿度环境易使保温葡萄徒长,影响开花结实,并且易引发灰霉病和霜霉病等低等真菌病害;后期高湿度同时能使棚膜上凝聚大量水滴,造成棚膜光照度下降。
二、避雨加保温棚内温度
避雨加保温棚保温促早藤稔葡萄和“南太湖特早”葡萄栽培,比露地同样品种提早20天左右,保温棚内的温度调节的好坏,严重影响了葡萄生长中的其它各个环节。先说说大棚气温的调控。前期催芽期升温要慢一点,升温过快,导致气温和地温不能协调,影响花絮发育和开花座果。
棚温调控标准:
第一个十天,白天温度控制在15~25℃,晚上控制在5~10℃;
第二个十天,白天温度控制在15~30℃,晚上控制在5~10℃;
第三个十天,白天温度控制在15~30℃。晚上控制在10~15℃;
对于连栋棚整体面积较大园区,建议采用棚膜分组隔断,缩小保温面积,利于棚温调控。
三、避雨加保温棚葡萄地温控制
怎样才能提升避雨加保温棚内棚内地温,使地温与气温协调一致,在避雨加保温葡萄棚促早栽培中是很重要的。棚内地温上升很慢,棚内温度上升快,地温上升与气温上升严重不协调时,会造成发芽迟缓,出芽不整齐,开花期延长,花序发育不良,严重影响葡萄的座果率和果粒的第一次膨大生长。地温变幅大,还会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对肥水的吸收。
所以避雨棚加保温一定要做到四周围膜内部设一个50公分的裙边,内膜覆盖好后进行地膜覆盖,覆盖地膜时可以在垄中间葡萄树这个位置悬空覆盖,可以用竹夹子夹在喷管这个位置的钢丝上,垄边上用泥巴圧严实。另外一个方案是在葡萄垄的一边,用20公分打孔机按1米间距打一个深40公分的洞,洞中填满鸡粪砻糠和碎枝条屑,然后用微生物菌剂稀释后灌在洞内,以上方案都能有效提高地温。
四、棚内光照的作用
从小拱棚避雨加保温设施的多年经验,近几年南太湖地区避雨棚都采用透光性能好、透光率衰减速度慢的三丝厚透明薄膜。实践证明,新膜比二年旧膜保温性能要好,但每年上膜下膜的时间和新膜的成本核算,3丝厚薄膜一膜用三年的推广还是可行的。
当日棚温最高时,对比之下相差不大。区别在于使用当年新膜的葡萄园区,晚上降温比较缓慢,但不影响葡萄生长,主要是薄膜比较薄,影响不了光照的多少,但钢架大棚的厚薄膜还是新的比较好,但每年换薄膜肯定是不现实的,我们果农朋友还是现实的比较好,不能过份听专家和卖农资的。
五、管理技术和营养处理
由于多途径管理不到位,容易产生萌芽不整齐,在种植阳光玫瑰和南太湖特早等新品种葡萄,我们采取营养液加刺激素喷施葡萄枝干,也就是喷破眠剂单氰胺前后3~5天都可以采用加拿大进口海澡精阿卡迪安+吡能喷施葡萄枝条,既给葡萄树体增加湿度,提高葡萄萌芽率。在葡萄绒球期用清园剂消毒杀菌后3-5天,用碧护+吡能再对葡萄喷施一次枝条,促进葡萄芽眼萌芽整齐。再次用阿卡迪安海澡精+高磷赋活剂三元素进行淋洒葡萄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