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水产养殖养殖用什么化学方法最好(养殖水化学题库及答案)

养殖用什么化学方法最好(养殖水化学题库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3-05-09 23:30:11分类:水产养殖

1. 养殖水化学题库及答案

“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在水产养殖专业课程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被认为是水产养殖学科的主干课程,支柱课程之一。

水环境化学与水产养殖的关系:水环境化学讲授天然水中存在的物质的种类、形态、迁移转化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可以指导我们进行养殖水质调控,帮助我们进行有关水域生态学的研究。

2. 养殖水化学期末试卷

  一、物理调水技术

  物理调水技术是最传统的调水技术,主要有加换水和机械增氧两种手段,技术虽然传统,但设施却有了很大的改进,因此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1.加换水。加换水是最简单的调水措施,但加换水也有其局限性,一是有的养殖区域水源不便,无水可加;二是加换水会流出许多饵料生物,使水质清淡,不利于滤食鱼生长,水质太清淡也降低光合作用增氧量;三是加换水易引起鱼虾的应激反应。因此,精养过程中,如果不是必须(污染超过自净力),一般不以加换水作为调水措施。

  2.机械增氧。溶氧指标是鱼虾精养中最重要的因子,溶氧的来源除藻类增氧外,机械增氧是鱼虾养殖主要的氧源保障,随着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增氧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机械增氧作用概括有四个方面:(1)增加水体溶氧;

(2)减少水体分层,促进溶氧的均匀分布;

(3)促进底质的氧化反应,消除或降低“氧债”及有害化合物的生成;

(4)加速残饵、粪便等有机质的氧化分解,促进水体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二、化学调水技术

  化学调水技术是利用化学物质的某些特点,针对具体水质特性及改良要求,对养殖水体的有害物进行沉降、氧化、分解、离子交换等作用,使水质得以净化。化学调水剂有增氧剂,如过氧化钙、过氧化氢;絮凝剂(沉降剂),如明矾等;离子交换剂,如生石灰、硫代硫酸钠;pH值调节剂,如醋酸、生石灰、碳酸氢钠;杀藻剂,如硫酸铜等;定向培藻剂等。化学调水剂的特点是见效快,使用方便,不足之处是时效短,成本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三、生物调水技术

  生物调水技术包括藻相调节和菌相调节,其中,菌相调节是当今水产养殖用得最多的技术手段。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种微生物制剂,都是用于调节菌相的产品,常用菌种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此外,蛭弧菌、粪链球菌也被应用于水产养殖。菌相调节技术也越来越成熟。而藻相调节技术研究得不够深入。

  1.藻相调节。藻类是最重要的水质净化器,也是最重要的物质转化器,尤其是浮游藻类。但是,藻类因为品种的不同,其净化水质的效率也不一样。藻相调节目的就是培植优良的藻类,以加速水体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肥、活、嫩、爽”是评价藻相好坏的眼观标准,“肥”,就是单位水体中,浮游生物(藻类及浮游动物)数量和质量多;“活”,就是藻类晴天时早晨水的透明度大,中午及下午透明度小(这是因为单胞藻类趋光而垂直迁徙形成的),说明以单胞藻类为主;“嫩”,就是藻细胞大都处于繁殖。期,有活力;“爽”,指水面洁净,水色爽目。四字中,“肥”、“活”最重要,水质能达到既肥且活,说明藻类以单胞藻类为主,且生物量丰富。

  2.菌相调节。菌类是水体环境物质循环的还原者,大分子有机物通过菌类逐级分解,最终还原为无机物,成为藻类等初级生产者的营养,重新进入循环轨道。菌类中,有的是行腐生,对活体水生生物无害,有一少部分行寄生,成为致病菌。菌相调节的目的就是培育水体中无害或有益的菌类,使其成为优势种,减少水体致病或有害菌的数量。目前,菌相调节的手段主要为人工分离并培养有益菌施入养殖水体,以此增加水体益菌数量,抑制害菌生长,其次是改良水体环境,促进土著益菌的生长。

  人工培育应用的益菌种类有芽孢杆菌、酵母菌、硝化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蛭弧菌、粪链球菌等。上述益菌种类繁多,有单独使用,也有几种菌复合后使用,但菌种之间拮抗的多,共生的少,所有市面上的复合微生物制剂一般为4-6种功能菌组成,难有十几种或几十种功能菌组成的复合微生物制剂。酵素菌是世界上极少数能达到二十种以上功能菌复合的微生态制剂之一。

  四、酵素菌调水技术

  酵素菌是由细菌、丝状真菌、酵母菌、放线菌四类二十多种有益菌组成,各菌种之间共生互利,可在水体形成完整的分解链,分解各种大分子化合物到小分子有机酸、单糖等有机物及氨氮、硫化氢等无机物,加速水体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即快速净化水质。

  1.酵素菌产品的功效

  (1)净化水质。分解有机大分子转化为无机小分子,最终产物再进入循环链被

  藻类吸收利用,成为藻细胞成分被鱼类等水生动物利用,消除或减少水体溶解物质,使水体得到净化。

(2)营养作用。一是酵素菌的菌体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且活菌体可利用水体有机和无机物为营养大量繁殖,使菌体蛋白量大增;二是生产酵素菌产品的发酵基质经过酵素菌的改造,形成大量的氨基酸、脂肪酸、小肽、多种酶、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3)抑制有害菌孳生。酵素菌在水体大量繁殖,通过占位、竞夺营养、产生抑菌物质等方式,有效抑制致病菌的繁殖,由于酵素菌种类繁多,所产生的生物酶也具有多样性,其抑菌范围更广。

(4)改善机体内环境,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水产品质量。酵素菌中的酵母菌细胞壁为甘露寡糖和葡聚糖,是一类免疫多糖,可增强机体吞噬细胞活性;酵素菌中的一些芽孢杆菌可定植于机体肠道,帮助机体消化和清除体内有害残留,提高其品质。

  2.酵素菌产品的应用

  酵素菌调水产品主要具有培藻改水功效和净水营养功效两类。

(1)肥水(培藻)改水型:将酵素菌及其发酵物料与含氮磷等的无机盐类螯合,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既可大幅提高营养盐类的利用率,又可定向培植优质藻类。

(2)净水营养型:将酵素菌及其发酵物料与藻类所需的微量元素螯合,增加了每克产品活体酵素菌的含量,从两方面净化水质,一是酵素菌的分解、吸收、转化,最终使有害物被重新利用,故该型产品适宜于清瘦需要增加肥度的水体;二是通过施入微量元素,促进水体氮、磷等大量元素的平衡吸收,降低水质富营养化,

3. 养殖水环境化学期末考试题

在一定限度内,有机污染程度的增强,可以增加水体的肥力及营养水平,增加初级生产,给渔业资源创造有利条件,如果超过一定限度,会导致水域富营养化或使水体缺氧,水质恶化,鱼类无法生存,造成减产死鱼对于养殖生产十分不利。

4. 养殖水化学计算题

畜禽养殖废水主要由畜禽尿粪、畜禽舍冲洗水、饲料残渣等构成,其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demand,COD)、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phosphorus,TP)含量高。

畜禽废水中的氮磷浓度极高,据我国于2010 年第一次污染普查的公告示,畜禽业水污染物中总氮量达到102.48 万t,总磷为16.04 万t,畜禽养殖业排放的总氮、总磷占到农业污染源的38%、56%。而全国范围内,总氮排放量为472.89 万t,总磷42.32万t,畜禽业氮磷排放量比重达到21.6%和37.9%。

此外,畜禽废水中的重金属含量也较高。2010年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物中铜的排放量达到了2397.23 t,锌达到4756.94t,原因在于饲料中添加有硒、砷、锰、钙、铁、锌、铜、铬和汞等元素,用以提高畜禽生长势、抗病性等。这些元素,如铜,生物利用度较低,大部分排泄由胆汁分泌进行,随粪排出体外,进而造成环境中重金属的累积。同时,在规模化养殖条件下,饲料往往添加过多的抗生素来预防及治疗可能出现的细菌感染,进而保证畜禽的健康,但是这其中约85% 以上的抗生素会以原形、代谢物形式由粪尿排出,后长期存在于水体中,降解缓慢;另外,在该模式下,畜禽废水大多还田,抗生素也会迁移至土壤中,对作物造成毒害。

因此,畜禽废水主要以氮磷、重金属、抗生素及部分有机物质等污染物为主,同时由于大量粪尿堆积,还附加大量的病原体、寄生虫卵等。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谢谢!

5. 养殖水化学题库及答案解析

可以用于鱼塘消毒。

烧碱清塘的作用原理是通过生石灰遇水后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氢氧化钙(CaOH),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CaOH)是强碱,可在短时间内使池水的pH值上升到11,从而杀死敌害生物。

6. 养殖水环境化学题库

我在2007的时候考试的,那次题目有英语、化学、政治常识、电脑操作。

出题的是人事部的人。所以没什么专业性知识的试题。英语:翻译单词和句子,不用写文章类的。化学:与水有关的化学反应,和元素符号等。政治常识:市长、省长的名字之类。电脑操作:例如制表、打字等。可能每个城市的自来水厂考试都不一样,所以这个只能参考啦。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

7. 养殖水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

总的来看,水产养殖与水环境污染之间不是一个简单划等号的问题,只有出现了不协调,才会带来水环境污染问题。

养殖水域污染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因素。严重污染只是个别地方才会出现。我国每年养殖水产品的总量是5000多万吨,总体上水产养殖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是像有些媒体炒作的那么吓人、那么严重。尽管如此,国家也必须对水产养殖带来的负面影响给予高度重视,这一点毫无疑问。

从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看,养殖水域周边的各种污染,严重破坏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用地不断扩张,使水产养殖水域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渔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从产业发展的内部环境来看,水产养殖布局不尽合理,如部分地区近海养殖网箱密度过大,水库、湖泊中的养殖网箱网围过多过密,而一些可以合理利用的空间(如深远海、水稻田、低洼盐碱地等)却没有开发或者开发利用很不够;一些落后的养殖方式亟待转变,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程度较低,等等。

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是养殖过程中的投入品。饵料和水产肥料是现今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必需品,水产养殖品种几乎都是异养生物,在目前高生物负载量的水产养殖模式中,人工投饵是水产品重要的营养和能量来源。

但在养殖过程中很多养殖户过分追求高产高效,向水体过量投入饵料、肥料等外源营养物质,投放方法、用量不科学会导致饵料剩残过量,投入品无法被水产品完全消耗。

饵料剩残量根据饵料本身在水中的稳定性及养殖生物取食的易得性有所不同,有实验资料显示在部分池塘和网箱养殖过程中,残饵量可高达20%—30%。大量残饵、肥料和生物排泄物沉降堆积,会在水体中析出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耗氧有机物等,这些物质分解转化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导致养殖生物缺氧。

有机物氨化作用产生的氨会损伤鱼鳃表皮细胞导致养殖动物免疫力降低;氨转化成的亚硝酸盐则具有低毒性,可使鱼类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升高,载氧能力下降,造成组织缺氧、神经麻痹甚至死亡。氨氮对幼体的毒性更加显著,通过日本对虾幼体的研究发现,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加各期幼体死亡率明显升高。

水体中植物营养元素大量增加还会导致藻类爆发性生长,造成水华、赤潮等现象,使养殖水体和底质处于缺氧或低氧状态,藻类死亡后释放的藻毒素会影响鱼类胚胎发育、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并在组织中累积,对养殖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药物滥用。现代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中常会使用渔用药物和环境改良剂,用以预防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病害,清除敌害生物,改善水体环境,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

这类投入品主要起到维持水体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常用的渔药有用于防治病害的清塘除杂剂、消毒杀菌剂;控制水生植物的杀藻剂、除草剂;控制有害生物的杀虫剂、杀螺剂;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疫苗;以及改良水质环境的增氧剂、底质改良剂等。

大部分药物的主要成分是化学制剂,包括抗生素、氧化剂、络合剂、表面活性剂和吸附剂等。正确合理地使用渔药和环境改良剂通常不会对养殖环境和水生生物造成危害,但由于缺乏相关知识,使用和管理的不完善,在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滥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的现象。

有研究表明投加的抗生素仅有20%~30%会被养殖鱼类吸收,剩余大部分都进入了水体环境中。且抗生素具有累积效应,养殖时间越长,水体中抗生素的总量越高。除草剂、杀虫剂等投入品在水体中的半衰期都较长,过度使用势必会污染水环境,并危害栖息其中的生物体,破坏生态平衡,对养殖水体产生危害。

8. 养殖水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1、符合养殖规划的土地性质证明(当地乡镇土地所、乡镇政府、地方国土局);

2、符合养殖规划的环境评估报告(当地乡镇政府、地方环保局);

3、养殖场地的规划建设许可证(当地乡镇政府、规划及建设部门);

4、养殖许可证和畜产品经营许可证(当地乡镇政府、畜牧局);

5、工商营业执照和机构代码(工商所或工商局、技术监督局、工信局);

6、国、地税证(国、地税部门);

7、项目审批意向书(结合自身企业实际,可选择设计单位制作);

8、最终项目审批报告(地方发改委)以上种种都能完善后,将成为正规的畜牧养殖法人单位、企业,同时也可获得国家和地方政府各种专项补贴的申请资格。

水彩玫瑰的养殖方法视频(水彩玫瑰图片) 庭院养殖棕竹方法和步骤(盆栽棕竹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