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鳊鱼最好的方法是(如何养殖鲮鱼)
1. 如何养殖鲮鱼
鲮鱼无公害养殖技术
鲮鱼又名土鲮、鲮公、花鲮等,是一种亚热带鱼类。
冬季低水温在13℃以上处常年可见,低水温在11~
1 3℃的,则冬季少见;冬季降到11℃以下的地区, 则没
有自然分布。鲮鱼体形修长,鳍条柔软,生长迅速,不仅
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还是鳜鱼的适口饲料。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体呈纺锤形,略侧扁, 腹部圆。头小, 吻钝。口小,
下位,呈弧形。有吻须和颌须各1对,吻须较长,颌须极
短小或退化仅留痕迹。鳞片中等大小。体色自上而下由青
灰色逐渐转为银白色,并有耀目的光泽,两侧胸鳍上方有
8~l 5个鳞片具宝蓝色的彩斑连成一片,形成一菱形的斑
块。各鳍淡灰色,除背鳍外,其余各鳍的末端略呈赭红色。
2.生活习性
鲮鱼是底层鱼类,常栖息于温暖的江河及其附属水体
的底层。性极活泼,善跳,对水流的反应十分灵敏,喜活
水,稍有水流便能引集大量的鱼。在池塘中常因池埂满水
或缺口等,而发生大量逃鱼的现象。
鲮鱼对溶氧的要求较低,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当水
温为22~28℃,水溶氧量l毫克/升,鱼能正常吃食;溶氧
量0.24~0.65毫克/升, 会浮头:溶氧量在0.16毫克/升
以下,会窒息死亡。
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5~30℃,低于7℃则不能生存。
由于鲮鱼的抗寒能力差,当水温低于14℃时,鱼就聚集于
深水区不太活动。冬季在河床深处越冬。池养的越冬鱼,
通常置于避风向阳的深水池。有时还需增加防寒措施。
3.食性
杂食性鱼类, 自然条件下,常以植物为主要食料(主
要是浮游植物),同时也摄取腐殖质和其他有机碎屑,还
吃少量的浮游动物。池养条件下,吃食人畜粪便、各类油
饼、酒糟、糠、麸、蚕蛹等。食性与鲢鱼基本相似。鲮鱼
49
鳃耙紧密,适于滤食细小食料。它的肠管较长,但对具有
纤维质或胶质细胞壁的浮游植物也难于消化。
仔鱼当卵黄囊快被吸完时,开始摄食轮虫、桡足类幼
体和小型水蚤,随着鱼体长大逐步过渡到成鱼食性。
鲮鱼吃食与环境关系密切,水温14.6~29.4℃时,食
欲旺盛: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鲮鱼的摄食强度,甚至
停食。在相同温度下,水中溶氧量又是摄食的牵制因素。
在水温佳条件(22.8~25.4℃)下, 当溶氧量下降到
0.24~0.65毫克/升时,大部分个体也要停止摄食:当每
升水溶氧
2. 如何养殖鲮鱼长得快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5-8亩为宜,水深1.2-1.5米,池塘淤泥的20厘米大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 二、清塘消毒 鱼苗放养前3天需做好干塘、晒池,然后用漂白粉2.5公斤、亩清塘消毒。 三、水质管理 鱼苗下塘后5-7天以清水为主,不能用肥水,水位控制的0.6-0.8米,5-7天后可适当施肥,一般鸡粪颗粒5-7.5公斤、亩,全池均匀投放,池水透明度控制的30厘米左右,正常塘在7-10天内加水一次,水位控制的1.2-1.5米。 四、夏花分塘 鲮鱼苗首先是采用夏花发塘,时间为6月上旬到7月下旬,规格0.3厘米,亩放量为30-60万尾,需经过15-20天培育分塘出池,2至3厘米,成活率为60-65%。然后根据养殖条件和鳜鱼吃食量有计划分养。 五、鱼苗分塘放养 养殖时间为6朋下旬至10月上旬,可分为三段。目前按我市养殖生产主要进行第一段6朋下旬至8月上旬的发塘生产(一般按本市市场供需以第一次繁殖为主),放养规格为每公斤5000-7000 尾,鲮鱼苗4-5万尾/亩,出塘规格每公斤120-150尾,亩产300-320公斤。第二段8朋上旬至9朋上旬,放养规格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放养规格每公斤为1000-1200尾,鲮鱼苗1万尾/亩,出塘规格50-60尾,亩产160-180公斤。合理安排好每期茬囗搭配,亩产可达500-600 公斤。 六、投饲管理 鱼苗下塘后发塘阶段,以豆浆为主,菜饼为辅,泼浆时分两次投喂,鱼苗培育一周后,待鱼苗上滩,在池滩脚上“种浆”,饲料要投足使鱼苗健康生长,一般每培育1万苗需0.5黄豆。分塘后鱼苗根据底质肥瘦用有机肥,一般每亩100-150公斤培育红虫作为开囗料,后投喂菜饼。一般生产1公斤鲮鱼需1.5公斤菜饼。 七、病害防治 鱼苗下池一个星期左右,主要预防“气泡病”的发生,为此,要清水下塘并定期加注清水,养殖期间主要防治车轮虫、斜管虫,1亩1米水深用0.5pmm百虫净全池泼洒,隔日再用0.2公斤鱼蛙烂皮止血灵全池泼洒,使鲮鱼健康生长。 鲮鱼碘泡虫病 鲮鱼碘泡虫病是由野鲤碘泡虫、佛山碘泡虫寄生而引起的鱼病。佛山碘泡虫的虫体壳片内前端有两个瓶状极囊,内有螺旋形极丝,细胞质内有两个胚核和一个明显的嗜碘泡,孢子 为椭圆形。而野鲤碘泡虫的孢子为长卵形。受碘泡虫侵害的鲮鱼种,体表出现肉眼可见的小量乳白色瘤状胞囊,使鱼体消瘦,无力游动直至死亡。越冬鲮鱼种体表往往有许多点状胞囊,虽不会使鱼种致死,但会影响其生长发育。此病主要流行于两广地区。 取下体表胞囊,在显微镜下压成薄片观察,可发碛大量碘泡虫孢子。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等彻底清塘,可抑制孢子大量繁殖,减少此病发生; 2、鱼种放养前,用1立方米水放500克高锰酸钾,搅拌使之充分溶解,成500毫克/升浓度的溶液,浸洗鱼种30分钟,或用1立方米水放500克石灰氮,充分搅拌成悬浮液,浸洗鱼种30分钟。
3. 鳊鱼养殖技术
养殖方式有池塘主养或混养,有在水草较丰茂的湖库水面粗养,有利用网箱进行集约式养殖。
主养鳊鱼,在水深1.5~2米的池塘,每亩可放冬片鱼种600~800尾,配养鲢、鳙鱼种200~300尾,饲养一年团头鲂个体可达500克左右。
它的生长速度在三龄以前较快。以后逐渐减慢。鳊鱼的食性和草鱼相似,所以能经济地利用天然水域中的饵料资源,同时也能摄食人工饲料,促进成鱼的生长。武汉市试验池塘主养鳊鱼,效果很好。
4. 如何养殖鲮鱼和鲫鱼
三米水深的一亩塘单养土鲮鱼可以放1000条鱼左右。放的鱼多,一定要有增氧设备。假设有一亩地鱼塘,占地面积667平方米,水深三米,主养鲫鱼,想搭配些草鱼来养,可以采取这样的养殖结构:放400尾鲫鱼。鲮鱼养殖简单易管理抗病能力强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5. 鳡鱼养殖技术
可以
池塘面积在2——10亩均可,水深在1.5——2m,塘埂坚实不漏水,排灌方便,池底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
以鳡鱼养殖为主,为调节水质,每亩可搭养少量鲢、鳙鱼。放养密度依池塘条件、管理水平而定。一般每亩可放养3厘米左右的鳡鱼夏花鱼种800尾,50g/尾的鲢鱼和鳙鱼一龄鱼种50尾左右。
6. 鲮鱼养殖方法
养殖的鲮鱼是非常好钓的,可以使用商品饵料。首先一包蓝鲫饵料,还有土鲮奶香味,加一包速攻,还有五号鲫。有这几种饵料以后就可以开饵料。把饵料采用一比一水的比例用水搅拌好以后就撮成一团备用。
接着调好鱼漂,用3.9米的鱼竿配上线调四钓二好可以就开始挂饵料垂钓。
7. 魟鱼养殖技巧
真不建议加……
淡水魟鱼,从这个名称听来,相信它是很难忍受咸度的,但是也有人认为在水中加盐对淡水魟鱼的健康是必要的。淡水魟鱼没有盐分代谢的腺体,所以一部分人认为它无法忍受,而另一部分人认为出货商通常会在装鱼的水中加盐。事实上,在拉丁美中从事热带鱼捕捞或者从事出口的商人,都会在交货的时候使用大量的盐巴,这样的做法,同样产生了不同派别的结论:其一是这样的做法就是导致进口淡水魟鱼始终维持一定死亡率的原因,产地的出口商却又坚信,这是避免大量死亡的办法。其实,鱼类在出口商的设施中也只是短暂的停留几天,最多不会超过一个星期。几天里短暂的高浓度盐分所引发的毒性,会远远低于魟鱼在低浓度水中长时间的停留所导致的毒性,很多水族专业者建议大盐的标准约为0.3%~0.5%。
盐分的使用,真正最大的原因在于预防紧迫因子:鱼类的血液和淡水之间所含有的盐分是不同的,鱼类血液中的NaCl浓度远远高于一般淡水中的浓度。所以预赛中就会有一个维持盐度平衡的机制产生。这个作用是一种有效率的能量的使用,目的是维持血清中高含量的氯化钠成分。而如果在水中加入盐之后,就会降低甚至是改变这个生化机制的进行。这样一来,这个能量所需要的能量就会减少,而如果使用浓度过高的盐度,就会降低鱼类渗透膜的压力,那么,介于血液鱼环境水中NaCl的离子升降的平衡反应速率就会降低,而使得魟鱼的紧迫因子就会产生。
因此,虽然在淡水魟鱼的水中加入盐巴,虽然也可以接受,但是要避免过度使用,避免因不适应所产生的疾病。总之,淡水魟鱼的饲养,没有盐分是比较好的方法。
对于水族箱中的细菌来说,掩饰一种高度的除菌化合物。虽然,它并能治好细菌性的感染,但却能减低可能性的扩散发生。降低盐度对所有鱼来说是安全的。据国外文献记载,比较安全的计量是,2~3公克的大盐加入1公升的水,大约维持在0.2%~0.25%的饲养比例。
8. 鳊鱼养殖视频教程
嗨大家好,我是影姐,红烧鳊鱼,做法简单,但是要费点时间红烧。鳊鱼又叫长春鳊、草鳊和边鱼,肉味鲜美,脂肪丰富,可食部分占的比例大,具有补虚,益脾,养血,祛风,健胃之功效,可以预防贫血症、低血糖、高血压和动脉血管硬化等疾病。春秋季养生宜多吃鱼,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进补导致肥胖,不妨吃点鱼肉,鱼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请关注光影随梦,里面有视频介绍。
【所需食材】
一条鳊鱼,葱卷,5片生姜,盐,鸡精,料酒,冰糖,红醋等调料
【方法步骤】
步骤1,锅中加油烧热煎鱼,可以多放点油,防止煎鱼时粘锅
步骤2,把鱼放入锅中煎制,每面煎制约40秒,鱼皮稍稍焦黄即可出锅备用。煎鱼很吵也易出烟,提前开油烟机哦。
步骤3,葱卷,姜片,冰糖入锅炒制,把冰糖炒融化,炒出焦糖色即可。炒的过程会有很多烟雾哦,注意防护。
步骤4,加清水烧开,水量能沒过鱼身即可。
步骤5,加入生抽、料酒、红醋
步骤6,煎好的鱼入锅炖煮,五到十分钟即可
步骤7,把鱼翻面,继续炖煮,再五到十分钟
步骤8,加入适量盐和鸡精,继续炖煮五到十分钟。
步骤9,大火收汁,形成浓汤
步骤10,起锅装盘,撒上白芝麻点缀
我是光影随梦,专注于分享生活和美食。爱生活,给生活一双发现幸福的眼睛,图片素材来自影姐的视频截图,影姐分享了很多关于美食的视频,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哦。
9. 鮰鱼养殖技术
1、鱼塘条件
鱼塘要求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塘埂坚固,不渗不漏。鱼苗下塘前先抽干池水,挖去塘底淤泥,晒塘20天左右,然后进水10cm,用生石灰(或渔安宝)75kg~100kg/亩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鱼苗放养前10天,应投放发酵的有机肥(粪肥、饼肥均可,用量视鱼塘底质而定,一般100~500Kg/亩),以培养池中的天然浮游生物饵料。
2、适时下塘
鱼苗下塘前,注意观察鱼苗能独游;只有当鱼苗发育到鳔充气,能自由游泳,能摄食外界食物时方可下塘;过早下塘容易造成大批死亡。若是长途运输的鱼苗,可以先搭小网箱把鱼苗放进去暂养后再下塘,塑料袋充氧密封运输的鱼苗,时间比较长,血液内二氧化碳含量高,可以先暂养半小时左右,并在箱外划动池水,以增加箱内水体溶氧,让鱼苗血液中过多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等暂养箱中的鱼苗能集群在网箱内逆水游动,方可下塘。
3、饱食下塘
鱼苗下塘前先喂食,可以有效提高鱼苗下塘后的觅食能力,以及成活率。传统方法是将鸡鸭蛋煮熟,然后取出蛋黄,用双层纱布包裹后在盆内漂洗出蛋黄水,均匀泼洒入鱼苗暂养箱内,鱼苗饱食后,可肉眼见鱼体有一条白线,方可下塘。
4、饲料投喂
鱼苗刚下塘4~5天不投喂饲料,摄食塘中的浮游动物,当鱼苗长到4.5cm以上时,开始逐渐投喂配合饲料。投喂初期要进行驯食,方法是:喂料前用鱼盘在投饵处拨水,刺激鱼苗,然后撒一小把饵料,每隔半分钟重复一次,每次驯食10~20分钟,每天2次驯食,持续4~7天,即可使斑点叉尾鮰养成群体摄食习惯。配合饵料每天投喂2次,投饵率3%~5%,蛋白质含量应为40%左右。
5、日常管理
要求PH值6.5~8.3,溶氧大于3mg/L。饲养期间每隔7~10天换注新水1次,水深随鱼体增长而加深,逐渐加深至1.5m左右;定期用浓度为0.5mg/L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以预防鱼病和调节水质。
10. 怎样养殖鳊鱼
鳊鱼亦是草食性鱼类,投饲应坚持以“草”为主。鳊鱼鱼种各阶段喜食的饲料也不相同,如3~5厘米鱼种喜食芜萍;5~7厘米鱼种喜食小浮萍、紫背浮萍;10厘米以上时则喜食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属的各种水草以及幼嫩的禾本科植物等,应加以区别,因时而异。喂养过程中搭配投喂豆饼、菜饼、花生饼、酒糟等效果则更好,螺、蚌、蚬等敲碎后也可搭配投喂。
鱼种饲养前期,由于鱼体幼小,吃食能力较差,所以投饲次数宜多不宜少,每天要投喂3~4次。亦要视天气变化和鱼种吃食情况来灵活掌握,如天气闷热或遇暴风雨天气,则应推迟投喂时间,减少投喂数量。投饲量应做到鱼种吃饱吃好,不过剩为好。一般春秋季以投喂后2小时内吃完为度;高温季节1小时内吃完为度。若有剩余,下次则应减少投喂数量;若在规定时间内饲料被吃完,且天气睛好,则下次应增加投喂量
11. 养鮰鱼怎么养
鮰鱼对水质要求很高,所以我们要多次换水,以满足它的生长需求。换水要换掉旧水的一大半,留少量旧水保存一些浮游生物,以供它捕食。如果不方便换水,也可以在水中放入一些增氧剂或者调节水质的药物,来提高水质的质量,和换水效果等同。
日常管理是养殖鮰鱼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包括对池塘的清理和消毒以及做好防逃工作和清理食物残渣。池塘的清理消毒一般是每隔十五天进行一次,每次投喂饵料的一个小时后清理掉食物残渣,防止它们影响水质。每天至少巡查两次池塘,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善,观察鮰鱼的进食量和生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