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特种养殖养殖牛蛙的材料和方法(牛蛙养殖关键技术)

养殖牛蛙的材料和方法(牛蛙养殖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2023-05-15 17:15:09分类:特种养殖

1. 牛蛙养殖关键技术

两栖性喜栖于江河、池塘、沼泽及岸边草丛。②群居性。③变态性。④互相残杀性。⑤变温性。⑥冬眠。⑦体色可变性:皮肤颜色可随温度、光照和所生活环境色调变化而变化。一般有两种基色:一是黑褐色;一是绿色。冬季和早春是浓褐色,春末为鲜绿色,秋季为淡褐色。幼蛙是绿色。⑧鸣叫:牛蛙鸣叫的声音酷似黄牛。繁殖季节到来,变鸣叫。⑨再生:牛蛙身体部分损伤,脱落或截除后,能重新生长出来。⑩寿命:牛蛙寿命较长,正常能活到16年。

三、牛蛙的繁殖技术

牛蛙为雌雄异体,繁殖时,成熟个体下水“抢对”,雌性排卵、雄性排精在水中结合,进行体外受精,是典型的蛙类繁殖代表。

1、性成熟年龄。牛蛙性腺发育,从孵出蝌蚪到性成熟,一般约需8—9个月。从体重上选择,雌蛙约在350g以上,雄蛙在300g以上。但实际上,牛蛙性成熟也因温度、饵料、养殖方式的不同有很大的区别。

2、雌雄比例:2:3,1:1

3、放养密度:5对/10㎡

4、产卵地:s=10—20㎡,H=1.2m,防出墙,防出网,1m左右,要有一半水面一半陆地,水陆要种植一些草本植物。

5、产卵习性

①发情行为:性成熟的雌雄牛蛙在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等)的影响下,都有明显的发情行为。雄性发情的最初行为是不断鸣叫,召唤雌蛙,平均每小时叫声在100次以上,并有追逐行为。抓住雌蛙,手指轻触其颌下胸部,左右前肢会迅速合拢抱住。可见到前肢第一肢基部内侧的婚姻瘤格外明显,并呈肉红色。发情的雌蛙不吃食物,向雄蛙的鸣声处跳去,有时发出“咔咔”应和,表明雌蛙有求偶要求,也只有到这个时刻,雌蛙才让雄蛙跳到背上抱对。

②抱对:发情达到高潮时,雌雄抱对,一般在下半夜进行,抱对时间一般长达1—2天。

③产卵、受精:牛蛙繁殖季节在4—9月,随地域不同而有早迟。产卵的外部条件要求不高,关键是温度,只要水温达20—30℃,不论是池塘、河沟,均能顺产。理想环境要求安静、背风、行人稀少,岸边有水草。抱对行为接近尾声时,雌蛙受异体刺激,经感觉器官传到中枢神经,再抵达脑垂体,促使脑垂体分泌激素。在性激素的作用下,雌蛙用力后瞪,腹部借助呼吸和雄蛙搂抱引起收缩,将卵产出体外。同时雄蛙排出精液,进行体外受精。排卵时间一次10—20分钟。一般个体产卵量2-3万粒,最多达5万粒。

2. 牛蛙养殖实用技术

1、池塘选择

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充足。

2、蛙池建造

每100平方米为一个大池,每个大池平均分成四个小池。池边用40目的筛绢围好,筛绢高出池底1米左右,筛绢底部20~30厘米埋入土中,池埂高40厘米,池坡比1∶3,水位30~40厘米,水体深度不低于20厘米。进、排水口设置在大池的对角,每个池子放4块80厘米×40厘米的泡沫塑料板作为牛蛙的休息台,并用黑色遮阳网遮阳。

3、苗种放养

放苗前,每亩用生石灰50~75公斤或漂白粉10~15公斤进行消毒。清塘消毒后10天即可放苗,幼蛙放养前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20分钟。放养密度:幼蛙期60~80只/平方米,成蛙期30~40只/平方米。

4、日常管理

(1)巡池检查。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防止牛蛙外逃,流水保证24小时不间断,每天换水率达到300%,排水口处可用塑料插管的升降来控制水位的高低,一般池塘水深30~40厘米。发现牛蛙摄食雨活动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2)饲料以浮性配合饲料为主,投喂前半小时先将配合饲料用水泡湿,促使软化膨胀。日投喂量为在池蛙总量的7%~15%,并根据气候、水质及残饵等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以半小时内吃完为宜。

5、分级饲养

(1)蝌蚪时期

刚孵化出的蝌蚪,体小、黑色、游泳能力差,随着个体长大,游泳能力增强,因此在孵化池中饲养10天左右才能转入蝌蚪池中。在蝌蚪下池之前,水池要清洗干净,并用200PPM的漂白粉消毒,如果是泥土池,则要用生石灰(每亩75KG)消毒,过7天生石灰药效消失(并经试水),再放入蝌蚪。

(2)幼蛙时期

蝌蚪变态后应及时转入幼蛙池饲养。一般刚变态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80-100只。变态30天后,体重达25—50g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30—50只。为防止残食,根据大小及时分级饲养。

(3)成蛙时期

成蛙池一般以300平方米为宜,池水深度保持1—1.2m。池内陆地杂草丛生(也可种农植物),有进出水口,要建立防逃墙,高度1.5m左右。每平方米可养殖10—20只。成蛙的饵料和幼蛙一样,但投喂量较大,5—6月投5%,7—8月投20%。

6、疾病防治

苗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体,并定时用漂白粉或强氯精。

3. 牛蛙养殖过程有多长要注意哪些

1、在培育过程中,一般每3-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0-15cm,注意:换水时的水温差不能越过3℃。

2、每天需要定时清洗食台,加强管理并保证周边环境的安静。

3、定时巡查培育池,如果发现了肉食性鱼类、蜻蜒幼虫、水蛇、虎斑蛙蝌蚪、龙虱幼虫等生物,需要及时清除,避免牛蛙蝌蚪被吞食。

4. 牛蛙养殖关键技术有哪些

增肥这个到不用,牛蛙本身就是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在六个月左右。这个根本不需要去增肥的。该关心的是现在养殖用药的问题。

5. 牛蛙养殖技术要点

1、池塘选择

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充足。

2、蛙池建造

每100平方米为一个大池,每个大池平均分成四个小池。池边用40目的筛绢围好,筛绢高出池底1米左右,筛绢底部20~30厘米埋入土中,池埂高40厘米,池坡比1∶3,水位30~40厘米,水体深度不低于20厘米。进、排水口设置在大池的对角,每个池子放4块80厘米×40厘米的泡沫塑料板作为牛蛙的休息台,并用黑色遮阳网遮阳。

3、苗种放养

放苗前,每亩用生石灰50~75公斤或漂白粉10~15公斤进行消毒。清塘消毒后10天即可放苗,幼蛙放养前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20分钟。放养密度:幼蛙期60~80只/平方米,成蛙期30~40只/平方米。

4、日常管理

(1)巡池检查。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防止牛蛙外逃,流水保证24小时不间断,每天换水率达到300%,排水口处可用塑料插管的升降来控制水位的高低,一般池塘水深30~40厘米。发现牛蛙摄食雨活动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2)饲料以浮性配合饲料为主,投喂前半小时先将配合饲料用水泡湿,促使软化膨胀。日投喂量为在池蛙总量的7%~15%,并根据气候、水质及残饵等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以半小时内吃完为宜。

5、分级饲养

(1)蝌蚪时期

刚孵化出的蝌蚪,体小、黑色、游泳能力差,随着个体长大,游泳能力增强,因此在孵化池中饲养10天左右才能转入蝌蚪池中。在蝌蚪下池之前,水池要清洗干净,并用200PPM的漂白粉消毒,如果是泥土池,则要用生石灰(每亩75KG)消毒,过7天生石灰药效消失(并经试水),再放入蝌蚪。

(2)幼蛙时期

蝌蚪变态后应及时转入幼蛙池饲养。一般刚变态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80-100只。变态30天后,体重达25—50g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30—50只。为防止残食,根据大小及时分级饲养。

(3)成蛙时期

成蛙池一般以300平方米为宜,池水深度保持1—1.2m。池内陆地杂草丛生(也可种农植物),有进出水口,要建立防逃墙,高度1.5m左右。每平方米可养殖10—20只。成蛙的饵料和幼蛙一样,但投喂量较大,5—6月投5%,7—8月投20%。

6、疾病防治

苗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体,并定时用漂白粉或强氯精。

6. 牛蛙养殖技术大全 养殖技术教学视频

食材:牛蛙2只,蒜半头,洋葱一头,新鲜红尖椒两只,姜五大片,料酒4汤匙,糖两汤匙,老干妈香辣豆豉两大勺,香菜一小把,生抽两汤勺,盐,香油适量,橄榄油5汤勺

做法:  

  1.牛蛙洗净后,每只剁成约5cm的块,加入料油。生抽腌5分钟。洋葱切大块。红尖椒切段。

  2.准备干锅一套,底部点上蜡烛加温,并在锅内倒入5汤勺橄榄油,这么做是以免糊锅。

  3.炒锅里油热后,倒入蒜瓣、尖椒、姜片、豆豉炒香。

  4.倒入牛蛙快炒1分钟,再倒入腌牛蛙的配料及洋葱炒两分钟,按口味加盐,关火。

  5.将牛蛙等移入干锅,撒上香菜、香油即可上桌。

7. 牛蛙养殖技术视频教程

广东。牛蛙年产量超20万吨。

中国牛蛙养殖看广东。”长期以来,广东牛蛙产量占全国的一半左右。经过多年发展,从牛蛙种苗、养殖、饲料到流通加工等产业链从业者已达数十万人。

牛蛙;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是一种大型食用蛙,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牛蛙,俗名美国水蛙,个体硕大、生长快、产量高。原产于北美洲地区,已遍及世界各大洲,是各地食用蛙中的主要养殖种类。

牛蛙 原产于北美,因其鸣叫声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1959年牛蛙从古巴引入我国,九十年代左右开始在我国被大范围推广养殖。近年来,牛蛙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重要的名特水产品之一。

8. 牛蛙养殖关键技术是什么

养殖牛蛙等水产出来要管理好以外,还要注意平时的维护,尽量减少药物给牛蛙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使用一些无副作用的水产生物菌种进行调节使用,益加益水产em菌种具有净化水质,改善环境,延长换水间隔;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功能,预防病害,增进健康,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作用。以下是养殖牛蛙的细节。

牛蛙的饲养要从以下几个阶段分段进行:

一、蝌蚪的管理

1.定期巡池、及时记录

每天早晨与傍晚必须巡视养殖池,及时记录气温、水温、水质、蝌蚪生活状况(如有无浮头现象,上次饵料吃剩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刚孵出的蝌蚪以及变态高峰期的蝌蚪,尤要注意观察及管理。

2.控制水温与水位

最适宜的水温为23~30℃,若水温高于35℃,则要及时换水。将原池水排出1/4~1/2,引进水温较低的清洁水。如水质污染,也需采取类似的换水措施。

水位一般宜保持水深40~60厘米左右。养小蝌蚪或水温较低时,水位宜低些,相反则应高些。

3.控制水质

蝌蚪池的水质应清洁,水中溶氧量应大于3毫克/升,盐度小于2‰,pH值6.6~8.2之间。水质的好坏一般可用肉眼看水色来估测:

瘦水:水较透明,水中浮游生物较少。

较肥水:草绿带黄--较混浊。水中绿球藻、隐藻类很多,还有部分黄绿藻。

肥水:淡黄褐带绿--混浊度较小。水中蛙藻、金藻、黄藻较多,还有部分绿藻。黄褐色--混浊度较小。水中主要含蛙藻。油绿色--混浊度较小。水中主要为隐藻和绿球灌。一般用发酵后的粪肥施于池水中多呈此水色

冬季蜜蜂什么时候治螨(蜜蜂关王断子治螨用药几次) 西班牙水貂养殖技术和方法(西班牙10万只水貂被扑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