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养殖方法(川芎的栽培)
1. 川芎的栽培
技术要点:
1.选地整地
宜选土地平坦、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整地同时施人基肥。先翻耕两次,再施人腐熟堆肥1500kg和饼肥1O0kg,将肥料翻入土层。川芎为浅根作物,肥料人土深度不要超过15cm,耕细后作畦,高畦宽130~170cm,每四畦开一条深24cm的排水沟。山东北方地区做成宽70cm、南北向平畦,畦埂宽30cm。
2.繁殖方法
用地上茎的茎节(又称芎苓子、节盘)作繁殖材料。
(1)选苓子:四川8月上旬,在收获前,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大小一致的地上茎节,将其切成3~5cm长的小段,节盘在小段中间,此即为作种子的“芎苓子”。四川有的地区及山东等地6~7月期间收川芎时选无病害、节盘发达芎苓子作种栽。
(2)芎苓子的处理:将切好的芎苓子放人3%~4%烟筋水(烟草叶的筋3~4kg,加热水1O0kg温浸1小时,去渣水冷却即可)内,浸泡半小时或用90%敌百虫400倍液浸泡半小时捞出稍晾,即可栽种。条播、穴播按行距24~30cm,株距18~24cm。
(3)栽种:选晴天栽种。在已备好的畦上穴播或条播。穴播按行距24cm,株距24cm开深3cm的穴。每穴摆栽从山区培育好的芎苓子1个,芽朝上,覆土1.5~3cm,将穴周压实,畦上盖稻草或麦秆。经常保持湿润,7~10天可出苗。条播按行距30cm横畦开深为1.5~3cm的沟,按株距18cm摆栽芎苓子。每个行间两头多栽2个苓子,称“封口”,“封口”苗子为备用补苗,待以后发现缺苗时挖其补苗。栽后覆土并盖稀疏草。
3.川芎田间种植管理
(1)揭覆盖物:盖草或盖土栽后半月左右,见幼苗出齐时,应揭去覆盖物。
(2)中耕除草:揭除覆盖物后4~5天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以后每20天进行一次,共4次。每次浅锄不宜过深,最后一次在植株周围培土厚8cm左右,以免入冬季根部冻害。
(3)补苗:发现缺苗,随时挖取“封口”苓子苗补齐。
(4)追肥:每次中耕除草均应结合施追肥,每亩可用稀释的人、畜粪水1500kg加入发酵饼肥20~40kg,过磷酸钙7~10kg。川I芎喜有机肥,特别强调施饼肥,甚至有“1kg饼肥增产1kg川芎”之说。在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加施氮肥能显著增产,在施氮肥时配合施用磷钾肥能增进肥效,更多地提高产量。
(5)疏茎叶:春季发苗后,地上茎高达15cm左右时,要疏一次茎,去掉各株发出过密的茎秆,尽量疏除根茎中间茎秆,每株外缘可保留6~8个。疏茎的同时将保留茎秆下部的老叶打去,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及防止烂根。
(6)浇水:栽前浇水,栽种后7天左右出苗,出苗前如无雨,每天早晨或傍晚浇井水,既保持畦面湿润,又能降低地温,中午炎热时不可浇水。每次追肥后立即浇水。“立冬”前必须浇足越冬水,不可浇得太晚。
(7)越冬管理:长江以北地区冬季严冷。一般在“立冬”后,在畦面上可覆盖一层腐熟牛马粪或圈肥,既作越冬肥,又起防寒作用。无牛马粪可在根茎上培土6~9cm土或畦面上盖6~9cm厚绵槐叶、麦糠等。第二年春暖萌发之前去除覆盖物或培土,以利出苗。
(8)防治病虫害
1)白粉病:是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夏秋季发生,病叶如敷上白粉,后期病部发现黑色小点,严重时叶变枯黄。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65%代森锌500倍液,也可用波美0.3度石硫合剂,每7~10天喷1次,连续3~4次;对重病植株,要及时拔除烧毁。
2)川芎茎节蛾:又名臭股虫、钻心虫,属鳞翅目昆虫幼虫为害,5~9月大量发生。幼虫由叶柄基部或茎顶端钻人茎内,逐节咬食,使节盘尽蚀,全节为“通秆”,至全株枯萎。
防治方法:发现幼虫初可用50%马拉硫磷加等量的40%乐果乳油混合后稀释800倍液喷洒。
3)种蝇:有些地区发现有俗称“地蛆”。幼虫钻进根茎为害,以4~5月和9~11月为害最严重。
防治方法:春天刚出苗时,用敌敌畏1000倍液喷杀,每隔半月喷1次,连续3~4次;或在春天幼虫未钻出之前,用氨水浇灌植株根部,既能杀死幼虫,又施1次追肥。也可尽量消灭其成虫(蛾)。
4)红蜘蛛:常在5~9月发生危害。若虫在叶背后吸叶汁,使叶片变黄,最后叶片脱落,严重时植株死亡。防治方法:发现红蜘蛛及时喷洒40%乐果1500倍液。
4.选育良种川芎选种主要选无病虫害、茎杆粗壮均匀、节盘发达匀称的芎苓子集中起来作育苗田。育苗田更要加强管理,培育好栽子作种。
2. 川芎的栽培技术与管理
一般
川芎有川药“首药”之称,在彭州、什邡、都江堰、彭山等地广泛种植,特别是彭州敖平镇是道地川芎产区
彭山今年川芎的种植面积会略有增加。但是不好说产量,要看种到地里的生长情况,一般到九月底十月份初的时候才知道长势,天气情况对川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3. 川芎的栽培技术
川芎的种植间距在30厘米左右
川芎宜选土地平坦、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整地同时施人基肥。先翻耕两次,再施人腐熟堆肥1500kg和饼肥1O0kg,将肥料翻入土层。川芎为浅根作物,肥料人土深度不要超过15cm,耕细后作畦,高畦宽130~170cm,每四畦开一条深24cm的排水沟。山东北方地区做成宽70cm、南北向平畦,畦埂宽30cm。
4. 川芎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湿度31-37%最好
川芎喜雨量充沛而较湿润的环境,但在7—8月高温多雨季节,如湿度过大,易引起烂根。川穹苓种培育阶段和谷种贮藏期要求冷凉的气候条件。主产区多选阴凉山洞贮藏冬种。宜选上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上。忌连作。
5. 川芎的栽培技术要点
一亩地的租金和种植成本在4500元左右,每亩地每年可产150~200公斤川芎,川芎每公斤价格在30~50元之间,一亩地的利润大概在5千元左右。
6. 川芎的栽培技术视频
个人认为不管你所在的山区是南方还是北方!第一不能种植粮食作物!因为粮食本身不值钱,而且附加值也不高,没有什么利润可言!另外山区机械化程度不高,人工成本太高,单单人工费就能拖垮你,而且工人不好找!所以我建议种一些中药材或者经济类果木!种植中药材前一定要先去打听一下你们所在的地方适合什么品种,收购价格相对稳当的品种!千万不要种一些稀有的品种,因为第一种子钱贵,另外有可能是个坑,别人就是为了卖种子赚钱!切记切记!至于经济类果木当然更要去好好考察一下,因为果木一旦种上就不要轻易更换了,因为这样成本太高!还有一个建议,种果木的同时套种一些中药材!这样的话一举多得,即可以养果木,还可以靠中药材挣钱!好了,就这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7. 川芎的栽培流程
实际上川芎最开始不叫川芎,叫芎䓖,后因为主产在四川都江堰,芎䓖成为川产驰名的道地药材,这样才被称呼为川芎了。
川芎的无性繁殖造成的:把采挖后的川芎茎,一节节的埋藏在土里,第二年的时候再种植起来,渐渐地植物根茎就变成团块状。为了保证品种不退化,古人还将茎埋在冷的地方,就这样大家就在青城山附近开始种植(温度低)川芎。比起我国其他地区,古四川人民率先掌握了这项无性繁殖技术,因此从唐朝以后,四川逐渐就成为了川芎的道地产区
8. 川芎的栽培需要多深
川芎,伞形科藁木属栽培植物,根茎发达,形成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茎直立,圆柱形,具纵条纹;上部多分枝,下部茎节膨大呈盘状;花期7—8月,幼果期9-10月。川芎香气浓郁而特残,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
9. 川芎的栽培与管理
干地
1、种植川芎宜选地势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较高、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不宜在过沙的冷沙土和黄泥、白鳝泥、下湿田等进行种植。
2、种植前除净杂草并将草烧成炭做肥,翻地后整细整平。根据地势和排水条件做成宽1.6-1.8米的畦。
二、繁殖方法
1、栽种时间:在立秋前后进行,不得迟于8月底。过早在高温影响下幼苗容易枯萎。过晚气温下降,不利于根茎的生长。栽培应在晴天进行,当天栽完为好。
2、栽前准备:将无芽或芽已损坏的、茎节被虫咬过的、节盘带虫或芽已萌发的苓子全部去除。然后按苓子大小分级栽种。
3、栽种:在畦面上横向开浅沟,行距30-40厘米,深3厘米左右。然后按株距17-20厘米,将苓子斜放入沟内,芽头向上侧轻轻按紧,栽入不宜过深或过浅,外露一半在土表即可。同时还要在行与行之间的两头各栽苓子两个,每隔10行的行间再栽一行苓子以作补苗之用。
4、栽后处理:用细土粪或火土灰混合堆肥覆盖苓子的节盘。最后在畦面上盖一层稻草,以免阳光直射和雨水冲刷。每亩用苓子30-40公斤。
10. 川芎的栽培方式
我不能确切预测未来的事件和市场动态。但是,川芎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干旱、降雨、种植面积、采摘量、市场需求等。如果川芎生长环境受到不利影响或者市场需求增加,价格可能会上涨。然而,如果种植面积增加或者采摘量增加,价格可能会下降。因此,预测2023年川芎价格是否会涨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11. 川芎的栽培经验
在四川地区,川芎的种植确实可以不用稻草。川芎是一种耐寒植物,对土壤要求较为宽松、排水良好的土壤适宜其生长。在农业生产中,通常使用秸秆或稻草铺垫在川芎的种植区域,以起到保温和保湿的作用。但如果土壤条件良好、水分充足且温度合适,也可以不使用稻草进行川芎的种植。
不过,使用稻草铺垫在川芎种植区域也有一定的好处。稻草可以帮助土壤保持湿润,减少水分蒸发,有助于提高土壤的保水性。此外,稻草还可以防止土壤表面的温度变化过大,对川芎的生长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根据种植条件和农户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使用或不使用稻草进行川芎的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