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特种养殖生态养殖方法(生态养殖方法有哪些)

生态养殖方法(生态养殖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10-14 08:55:10分类:特种养殖

1. 生态养殖方法有哪些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2015年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4、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大埔大公园。

5、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6、坚持整体推进。认真分析,结合各村的特点,各镇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建设,合理确定各村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提升景观。

四、建设内容

(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旧村。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对空城村和居住分布星散的人群要动员搬迁,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二是改造危旧房。结合扶贫工作,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三是改造林相。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中心村村民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四是改造设施。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客家风貌和地域特色。

(二)推进“生态环境”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整治农村死畜禽乱丢到溪河现象,动员群众填埋。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全面配套建立沼气工程,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对公路、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制定广告布点控制性规划,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5、整治违章搭建。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建设村野公园,整治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网络、线路的布局,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三)推进“生态经济”工程。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蜜柚、茶叶、烤烟、仙人草等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打造世界旅游休闲目的地。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的乡村,要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按照大埔大公园理念,利用现有果园、茶园等建设水果公园、茶叶公园等特色生态公园,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旅游慢城。

3、发展乡村低耗、低排放工业。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地区及水库库区。推动陶瓷企业到县陶瓷工业园区集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污染。推动“技术创新推进工程”和“落后产能淘汰推进工程”在农村的实施,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调整乡村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

(四)推进“生态文化”工程。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1、培育特色文化村。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特别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

2、开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要创建内容。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利用一切文化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形式多样生态文明、生育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3、转变生活方式。结合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倡导生态殡葬文化,对公路沿线100米视野范围内和村庄第一重山的坟墓采取就地深填或绿化覆盖等措施进行整治改造,恢复公路和村庄周围自然生态景观。

4、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和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各镇(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日常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各镇村相应成立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构,负责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落实。

2、落实工作责任。各镇(场)和相关单位要切实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村委会要切实履行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3、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对美丽乡村建设,要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改厕、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与要求。

4、加大资金投入。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合理运用好财政政策,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动员社会资金投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5、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规划公示、专家听证、项目共建等途径,广泛动员和引导工商企业、民营企业家、海外侨胞、爱心人士等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农村人口居住情况,以农村社区为节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与权利不变以及社区居民属地化管理的原则,探索中心村组织机构设置新模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7、考核与奖惩。从2013年起,县将每年对各镇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办法另行制定。考核为达标的镇级示范村,每个村奖给xx万元,考核为不达标的示范村县将给予通报批评。

2. 生态养殖百科

需要以下手续:

1、养殖户建养殖设施,须临时用地手续,否则,土地管理部门就按违法占地处理。

2、必须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

3、个体经营养殖证,其实就是营业执照。申请《动物防疫合格证》的条件如下。动物饲养场应当符合下列动物防疫条件(但农民家庭散养的除外):1、选址、布局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2、畜(禽)舍的设计、建筑符合动物防疫要求,采光、通风和污物、污水排放设施齐全。3、有患病动物隔离圈舍和病死动物、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

4、有专职人员;

5、出入口应有隔离和消毒设施、设备;

6、防疫制度还要健全。扩展资料:合适的自然生态环境是进行现代生态养殖的基础,没有合适的自然生态环境,生态养殖也就无从谈起。发展生态养殖必须根据所饲养畜禽的天性选择适合畜禽生长的无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有比较大的天然的活动场所,让畜禽自由活动、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让畜禽自然的生长。如一些地方采取的林地养殖等就是很好的生态养殖模式。2、使用配合饲料使用配合饲料是进行现代生态养殖与农村一家一户散养的根本区别。如仅是在合适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散养而不使用配合饲料,则畜禽的生长速度必然很慢,其经济效益也就很低,这不仅影响饲养者的积极性,而且也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因此,进行现代生态养殖仍然要使用配合饲料。但所使用的配合饲料中不能添加促生长剂与动物性饲料,因为添加促生长剂虽然可加快畜禽的生长速度,但其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却降低了畜禽产品的品质,也降低了畜禽产品的口感,满足不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配合饲料中添加动物性饲料同样影响畜禽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因此,进行现代生态养殖所用的配合饲料中不能添加促生长剂与动物性饲料。3、注意收集畜禽粪便生态养殖的畜禽大部分时间是处在散养自由活动状态,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排出粪便,这些粪便如不能及时清理,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环境污染,也容易造成疫病传播,进而影响饲养者的经济效益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应及时清理畜禽粪便,减少环境污染,保证环境卫生。4、多喂青绿饲料给畜禽多喂一些青绿饲料不仅可以给畜禽提供必需的营养,而且可提高畜禽机体免疫力,促进畜禽身体健康。饲养者可在畜禽活动场地种植一些耐践踏的青饲料供畜禽活动时自由采食,但仅靠活动场地种植的青饲料还不能满足生态养殖畜禽的需要,必须另外供给。另外供给的青饲料最好现采现喂,不可长时间堆放,以防堆积过久产生亚硝酸盐,导致畜禽亚硝酸盐中毒。青饲料采回后,要用清水洗净泥沙,切短饲喂。如果畜禽长期吃含泥沙的青饲料,可能引发胃肠炎。不要去刚喷过农药的菜地、草地采食青菜或牧草,以防畜禽农药中毒。一般喷过农药后须经15天后方可采集。饲喂青绿饲料要多样化,这样不但可增加适口性,提高畜禽的采食量,而且能提供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多种维生素。在冬季没有青饲料时,要多喂一些青干草粉以提高畜禽产品品质和口感。5、做好防疫工作生态养殖的畜禽大部分时间是在舍外活动场地自由活动,相对于工厂化养殖方式更容易感染外界细菌病毒而发生疫病,因此,做好防疫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防疫应根据当地疫情情况制定正确的免疫程序,防止免疫失败。为避免因药物残留而降低畜禽产品品质,饲养者要尽量少用或不用抗生素预防疾病,可选用中草药预防,有些中草药农村随处可见,如用马齿苋、

3. 什么是生态养殖模式,特点如何

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绿色环保,稻田的水面给鱼提供了良好生长的环境,而鱼可以吃害虫,排泄物还可为水稻提供天然的有机肥,鱼和水稻形成了一个无公害的生物微循环,是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和保护洱海的一项生态措施。

“稻田养鱼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通过稻鱼共生模式,农户在示范田块基本不使用化肥农药,对面源污染防控,洱海保护治理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依托丰富的稻田资源,大力推广发展稻鱼综合种养模式,利用稻鱼共生互利原理,营造良好农业生态环境,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虾稻共生

水稻+龙虾生态种养模式,可以实现实现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效果。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害虫为龙虾提供了充足的饵料,而小龙虾产生的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实现了优势互补,可提升稻米品质和龙虾品质。

4. 生态养殖方法有哪些方面

水产生态养殖是指借助模拟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利用健康、生态的方式来对水产品进行养殖,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真正统一。其实施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养殖生物之间的互补作用,加之自然养殖空间的提供、台湾南宝生态池漆的应用、养殖技术及管理手段的运用,促使区域内生物都能良好生存与生长。

5. 生态养殖的内容是什么

种养类项目是指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要经营内容的项目。

种养类项目可以包括农业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这些项目通常需要投入土地、种子、肥料、养殖设备等资源,并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经营,以获得农作物、畜禽产品或水产品的产出。种养类项目在农村地区较为常见,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6. 生态养殖是什么概念

生态养殖,就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当前农村畜禽生态养殖三途径:

1、立体养殖模式立体养殖能够促进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实现挖潜降耗、降低污染的目的,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如:“鸡——猪——蝇蛆—— 鸡、猪”模式,即是以鸡粪喂猪,猪粪养蝇蛆后肥田,蝇蛆制粉,含蛋白质高达63%,用来喂鸡或猪,饲养效果与豆饼相同,更重要的 是,蝇蛆含有甲壳素和抗菌肽,可以大幅度提高猪、鸡的抗病力。这种模式,既节省了饲料粮和日常药物投入,又使鸡粪作了无害化处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十 分明显。与此相似的还有“鸡——鱼、藕”模式:架上养鸡,架下鱼池,池中养鱼、植藕;“水禽——水产——水生饲料”模式:坝内水上养鹅鸭,水下养鱼虾,水中养浮萍,同时,坝上还可养猪鸡;还有“猪——沼——果(林、草、菜、渔)”等模式,都是非常好的立体养殖模式。

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家禽过了人工给温期,就可以逐步将仔禽放养到果园、山林、草地或高秆作物地里,让其自由采食野菜、草籽、昆虫。这种放归自然的饲养方式,好处甚多:首先是减少了饲喂量,可以节省大量粮食;其次是能有效清除大田害虫和杂草,想创业成功就上农村创业网达到生物除害的功效,减少人们的劳动强度和大田的药物性投入;三是能增强家禽机体的抵抗力、激活免疫调节机制,家禽得病少,节约预防性用药的资金投入;四是能大幅度提高禽肉、禽蛋的品质,生产出特别受人欢迎的绿色产品。有条件的地方,都可以利用滩涂、荒山等自然资源,建设生态养殖场所,以便生产出无污染、纯天然或接近天然的绿色产品,同时还能从本质上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减少预防性药物的投入。

3、积极使用活菌制剂活菌制剂也叫微生态制剂,其中的有益菌在动物肠道内大量繁殖,使病原菌受到抑制而难以生存,产生一些多肽类抗菌物质和多种营养物质,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类胡萝卜素、氨基酸、促生长因子等,抑制或杀死病原菌,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更有积极意义的是,有益菌在肠道内还可产生多种消化酶,从而可以降低粪便中吲哚、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使氨浓度降低70%以上,起到生物除臭的作用,对于改善养殖环境十分有利。使用活菌制剂有“三好”优点,即:安全性好,稳定性好,经济性好,可以彻底消除使用抗菌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是发展生态养殖的重要途径。

7. 生态养殖方法有哪些呢

1、鸡舍要求 

圈养肉鸡的鸡舍要选择在与外界隔离条件好的地方,应远离可能运送禽畜的公路。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的要求。鸡舍要求牢固、防风雨、遮阴、通风良好、便于鸡出入、活动场地大。活动场地要求有遮阳网或树木。活动场地还应有防止野鸟、鹰等飞入的网,鸡舍所有开口处都应用孔径2厘米的镀塑铁丝网加以封闭。鸡舍地基和地面最好采用混凝土结构,防止啮齿动物打洞钻入鸡舍。鸡舍周围15米之内不应有任何植物杂草。鸡舍内可采用搭设栖架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网架的方式供鸡晚间休息。

2、圈养密度与时间 

应根据鸡舍的面积来确定饲养肉鸡的数量,圈养密度以每平方米鸡舍饲养5~7只为宜。

30日龄以后,根据舍外环境温度,将雏鸡放到带有活动场的鸡舍,实行圈养。在白天天气晴朗、无雨、无大风、温度达到21℃左右时让雏鸡在舍外自由活动采食,晚间将鸡赶入鸡舍栖架或者网床上休息,直到鸡适应了外界环境温度后,每天早上将鸡舍门打开,晚间关上鸡舍门。长江以北地区以夏季生产为主,长江以南地区可比长江以北地区多饲养一批。每批鸡的饲养时间应按照黄羽肉鸡的品种和饲养条件确定。但全程采用全价配合饲料饲养的,饲养时间短。而采用补充野草、野菜及诱虫饲喂的,饲养时间相对要增加。

3、饮水管理 

应在活动场地设置自动饮水器,随时保证足够的饮水供应。要保证水质不受污染,并保持饮水器(桶)的干净卫生。

4、饲喂管理 

以饲喂全价配合饲料为主,以适当补充野菜、野草和诱虫灯诱虫为辅。采用吊桶饲喂,减少饲料浪费。每天投喂精饲料2次,早晚各1次,分别是上午的7~9点,下午的5~7点。投喂量根据鸡采食昆虫、饲草、青菜情况适当加以补充。30~60日龄每只鸡日投喂量30~50克;60~90日龄,每只鸡日投喂量为50~70克;90~130日龄,每只鸡日投喂量为70~110克;130~150日龄,每只鸡日投喂量增加到110~130克,补充牧草、野菜。

可利用房前屋后和菜园大量种植蔬菜,自留地和林间套种牧草,山间、路边沟渠、荒坡草地等采摘野草、野菜、草药等。实践证明,采用野草、野菜、草药和蔬菜喂鸡,饲喂后可明显提高鸡的抵抗力和鸡肉风味,还可减少精饲料的投喂量。

诱虫喂鸡。夏季在鸡舍前活动场地夜间使用诱虫灯收集昆虫。诱虫好处很多,一是消灭害虫,减少周边农作物病虫害,降低作物和果园的农药使用量,实现生态种植与养殖的有机结合;二是昆虫虫体不仅富含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还含有抗菌肽及多种未知生长因子;三是节省一部分饲料。实践证明,鸡采食一定的昆虫饲料,生长发育速度快,发病率降低,成活率提高。

5、活动场放置沙子 

沙子对鸡的生长作用很大,沙子既可满足鸡吞食沙砾帮助消化食物,又可以满足鸡沙浴,驱除鸡虱、羽虱、羽虫等体外寄生虫。

6、全进全出 

鸡场应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同一鸡舍不同年龄的鸡群将为病原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因此,应禁止不同日龄不同批次的鸡混养。

7、防止传播疾病 

每批鸡出栏后要及时将鸡舍内外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并保证有足够的空舍时间,减少场内污染源,建议最短的空舍时间为2周,方可进下一批鸡。

平时要及时整理收集起场区内所有的设备、建筑材料和垃圾等,以减少啮齿类、野生动物的隐藏地。

鸡场所有入口处都应加锁并设有“不准入内”和“谢绝参观”等标志,以限制来访人员。

若管理人员1天之内需走访多个鸡场(一个以上),最好先走访最年轻的鸡群。一定要最后走访有疾病问题的鸡群。

所有进入鸡场的人员必须遵守生物安全程序。所有进出场内的工作人员及来访人员都必须沐浴并更换干净的工作服,这是避免场与场之间交叉感染最好的方法之一。若条件不允许,所有工作人员和来访人员到达鸡场时,应更换干净的一次性工作服和靴子。

来访人员要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姓名、单位、来访目的、来本场之前到过哪个场,再准备走访哪个场。进出每一栋鸡舍时,所有工作人员和来访人员必须清洗、消毒双手和工作靴。

8、戴鸡眼镜、鸡脚环和公鸡戴鸡鼻签 

对于后期实行圈养的肉鸡,随着鸡体型的增大,饲养密度的增加,鸡群易发生相互打架、啄毛、啄肛的现象,从而影响鸡正常采食和饮水。鸡眼镜是一种能够防止饲养鸡群发生相互打架、啄毛、啄肛而不影响鸡正常采食、饮水、活动的特制眼镜。它的作用是使鸡只能斜视和看下方,不能正常平视,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鸡之间的啄毛、啄肛、打架现象,降低鸡群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是鸡场养殖的好助手。因此,在实行圈养以后,应立即给鸡佩戴鸡眼镜。

鸡脚环是养鸡场的经营策略,鸡佩戴脚环和商品有标签是一个道理。养鸡场为了宣传自己的鸡品牌,只有提升鸡的价值,才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同时也方便区别鸡的品种、出栏时间等管理。

一般的鸡脚环都是由防水材料制成的,例如铝制材料,上面可以刻上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一般在15个汉字左右,鸡开始佩戴的时间,根据制作材质不同,从小鸡到0.5千克以上均有。

同样,对于后期实行圈养的肉鸡,公鸡和母鸡往往混养在一起,由于公鸡体型大,总是和母鸡争食,为了控制公鸡跟母鸡抢食可以给公鸡戴上塑料鼻签。当公鸡采食母鸡槽的饲料时,鼻签就会挡住不能采食,而母鸡可以把头伸进料槽。这时公鸡就开始寻觅自己的食物,公鸡的料槽较高,母鸡同样无法吃到。这样就实现公母鸡的混养,节约空间。一般种公鸡在18周龄左右才可以佩戴,刚开始鸡会有反抗反应,慢慢地就会适应。

8. 生态养殖方法有哪些种类

1.养殖生态环境条件。清水鱼养殖的自然生态环境要清新优良,无任何污染,水源要丰富,而且确保长年流水不断。经检测,这些地区养殖用水的酸碱度在7.2左右,生化耗氧量不超过0.2毫克/升,溶氧达9.0毫克/升L以上,其他卫生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    

2.鱼种放养。鱼种放养前15天左右,须对养殖鱼塘进行清洗消毒。每平方米鱼塘用生石灰0.3千克或漂白粉20克兑水全塘泼洒,2-3天后排干池水,日晒10天左右,进水放养。清水鱼放养品种以草鱼为主,少量搭配鳊鱼、鲤鱼、卿鱼。放养时间在每年立冬后至春节前后。鱼种规格要求体长在15厘米以上,-龄草鱼尾重250克左右。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草鱼种10-13尾左右。 

 3.“三定”投饲。清水鱼的饲料以天然或人工种植的青饲料为主,辅以谷芽、麦芽等其他鱼饲料,不喂任何配合饲料。定时:每天2次,上午8: 00-9: 00、下午3:00-4:00各1次;定质:青饲料新鲜、娇嫩、无污染,其他饲料新鲜;定量:以鱼吃八分饱为准,即饲料在3小时左右被鱼吃完。

9. 生态养殖的原理和特征

如何发展生态农业?

我来答共1条回答

易书科技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2019-04-13

如果说企业的清洁生产主要从工业的角度来考虑生态伦理建设的问题,那么,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伦理建设也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现代常规农业是依靠化肥和农药来解决农田营养问题和病虫及杂草控制问题。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是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重大变革,它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缓解了全球的粮食紧张局面,为世界经济的稳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化肥和农药的施用也带来了许多弊端,其中一个最大的弊端是造成了环境污染,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的失衡。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就是揭示农药大量施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由此引发了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化肥和农药像一把双刃剑,对农业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因此必须对其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估。

要控制化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既要控制其施用量,又要严格执行使用规程。目前国外实施一系列法定的一般预防性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前者的方向是消灭不合理地使用化肥,控制其在环境中的积累,如利用有机肥在最佳时期按规定用量、用适合当地的方法施肥,在轮作中栽培过渡性作物,施用长效肥料等。一般预防性措施包括对肥料的正确运送、保存和施用等。

农药是消灭对人类和植物的病虫害的有效药物,在农牧业的增产、保收和保存以及人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等方面都起很大的作用。但农药有其利也有其害。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农药,空气、水源、土壤和食物受到污染,毒物累积在牲畜和人体内引起中毒,造成农药公害问题。为了防止农药的污染和危害,主要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研究新的杀虫除害途径,联合或交替使用化学、物理、生物和其他有效方法,克服单纯依赖化学农药的做法。搞好农药安全性评价和安全使用标准的制定工作。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农药品种和剂型进行安全评价;并从急性、蓄积性和慢性的毒性,致突变性、致癌性、致畸性,联合毒性,对眼和皮肤刺激性和变态反应,农药代谢产物的毒性,农药的残留行为,对水生动物和益虫的毒性等方面综合分析,全面比较,然后制定允许残留标准和安全间隔期。安全合理地使用现有的农药。搞好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合理调配农药,改进喷洒方法和农药使用的性能,以便用药及时适量,提高药效,减少污染和防止产生抗药性,做到经济有效地消灭病虫害,并充分发挥农药的积极作用。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来代替剧毒和残留性高的农药。

除了要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改善常规农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另一个思路就是发展生态农业。所谓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一定的区域内,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我们也可以说,生态农业就是要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和管理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经济上可行的农业生产系统,该系统能在长时间内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具有最大的生产力。生态农业以保持和改善该系统内的生态动态平衡为总体现化的主导思想,合理地安排生产结构和产品布局,努力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促进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减少燃料、肥料、饲料和其他原材料输入,以求得尽可能多的农、林、牧、副、渔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输出,从而获得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的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四者统一的综合性效果。当前生态农业的概念和理论已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所以不少人士认为,世界农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生态农业阶段。

花卉没死就是不长叶子? 养殖水牛方法(养水牛技术视频教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