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生态循环养殖
为推动低碳渔业的发展、促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湘乡市畜牧水产局和湘乡市全成鑫渔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猪粪养殖水蚯蚓、再用水蚯蚓养殖黄鳝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试验,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现对该项目的效应综合评价如下:
一、基本情况
1. 养殖模式。水蚯蚓养殖水田面积与黄鳝网箱养殖池塘面积比为1∶4;每亩池塘放养6米2的网箱25口,每口网箱投放黄鳝苗种8千克;黄鳝用水蚯蚓与全价配合料按1∶1比例混合投喂,日投饵量5%;池塘内套养适量的鲢、鳙鱼,力求通过能量食物链和生态学原理建立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2. 养殖结果。以2011年公司2号池塘养殖情况为例,该池塘面积39.8亩,经过6个月饲养,产黄鳝31 283千克,亩均产786千克,产鲜鱼9360千克;总产值1 682 876元,亩均产值42 283元;总支出912 422元,亩均成本22 925.2元;总利润770 454元,亩均利润19 358.1元。黄鳝成活率93%,鱼种成活率95%.
3. 为探索该养殖模式的综合效益,我们委托中科院亚热带现代农业生态研究所对猪粪样、猪粪处理样,养殖黄鳝产品和野生黄鳝产品,养殖水蚯蚓的田间土壤和邻近稻田土壤,养殖池塘进、排水口的水,分别采样进行对照检测,取数据平均值,详见表1、表2、表3和表4:
二、综合效益评价
1. 经济效益
采用这种循环模式养殖,黄鳝不需驯食,可以生产出仿生态食品,获得亩均产值42 283元,亩均利润19 358元的经济效益,在淡水养殖中比较理想。
2. 生态效益
①表1数据显示:水蚯蚓分解利用了猪粪中87%的氮、79%的磷和40%的钾,说明利用猪粪养殖水蚯蚓不仅可以生产高蛋白的生物饲料,而且能有效解决农村生猪生产猪粪处理的难题,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②表2数据显示:利用水蚯蚓投喂黄鳝,生产产品与野生黄鳝比较,除脂肪偏高外,其余营养成分和野生黄鳝差距不明显,产品安全性能好,产品质量优。
③表3数据显示:田间施用猪粪3年后和邻近稻田的部分成分比较(除磷外)仍然相对稳定,说明使用猪粪养殖水蚯蚓没有造成土壤的富营养化和沙漠化,对土壤肥力影响不大,可以推广。
④表4数据显示:黄鳝排泄物进入养殖池塘被水体中浮游生物利用,鲢、鳙鱼吸食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分解后,水体pH值略有下降,化学耗氧量略有上升,其余数据影响不大,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没有造成水质污染。
综上所述,利用该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既可以处理猪粪污染,又不造成土壤肥力变化和养殖水质恶化,能生产出优质仿生态黄鳝,生态效益显著。
3. 社会效益
猪粪养殖水蚯蚓,1个人只能负责3亩地左右的生产,整个养殖过程中40亩池塘、10亩水田要聘用5个劳动力负责水蚯蚓生产、2个劳动力负责黄鳝养殖、1个劳动力负责进出货物和防病治病等管理工作,这既安排了劳动力就业,又带动了周边农户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社会效益明显。
三、讨论
1. 施粪稻田和邻近稻田土壤的氮含量相对《GBW07401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标准值》而言均高出50%,其余成分均偏低,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究。
2. 养殖黄鳝的脂肪偏高,我们准备采用调整水蚯蚓和黄鳝配合饲料的比例进行对照养殖,探索最佳的配比模式。
3. 有待进一步适当调整水体中黄鳝、鲢鱼、鳙鱼的数量以及饵料配比等,建立一种最佳的养殖模型,使循环养殖中能量既得到有效利用,又不造成水质恶化,真正实现循环养殖业高效、优质、安全、生态。
注:本试验项目获湘潭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编号NY20111028)和湖南省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专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