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养殖技术水产养殖菌藻平衡方法(水产养殖中的菌藻关系)

水产养殖菌藻平衡方法(水产养殖中的菌藻关系)

发布时间:2023-05-10 09:00:11分类:养殖技术

1. 水产养殖中的菌藻关系

       聚合硫酸铝国家标准:固体药剂根据使用量,按5-15倍稀释。用量可根据原水的不同浑度,测定最佳投药量,一般混浊(浊度在100-500mg/L)水,每千吨使用本品10-20公斤,非饮用水高浊度工业污水可适当投加量 。

        聚合硫酸铝是复合型高分子聚合物,分子结构庞大,吸附能力强,净水效果优于所有传统的无机净水剂。投入原水后形成的絮凝体大,沉淀速度快,活性高,过滤性好。 且对各种原水的适应性强,对水的pH值影响极小(pH值4-11)。不论原水浊度高低,废水污染物浓度大小,其净化效果显著。用量少:对设备、管道腐蚀性小,操作方便,投药量小,净化成本低。

2. 菌藻类生物

整个植物种群分为四大类,分别为种子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四类植物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共同创造现代社会最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目前科学家们将深入研究这四种类别的植物,共同发现更加奇幻的植物的种类。

一、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是所有植物类别中等级最高的,并解释最常见的植物,人们在人生活中所发现的大多数的果实都是种子植物,种子植物的生根发芽是由种子所发育形成,并且几乎所有的种子外面都有一层保护的种皮,任何种子植物想要在土壤中生根发芽,首先必须要突破这层保护皮,所以种子植物的生长养殖过程也比较复杂。

二、苔藓植物

众所周知,苔藓植物正常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尤其是下水道的阴暗处,或者桥洞子底下,以及阴暗的墙角下都会有苔藓植物的生长,苔藓植物的生长速度非常的快速,颜色经常以嫩绿色为主,而且苔藓植物的生长繁殖比较单一,只要有足够的水源,就能够快速的增长,但是苔藓植物的食用性不强。

三、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植物,苔藓植物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而蕨类植物都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所以在某些偏僻的地方或者荒郊野岭蕨类植物的生长非常猖獗,现在全世界大约有12000多种蕨类植物的生长,广泛的分布在全世界的各种偏僻的角落。

四、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大多是比较低等的植物,同时,藻类植物也是整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大多数原始的藻类植物全部生长在海底,是著名的海底植物,现如今比较常见的海草以及海带都是典型的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有大量的藻蓝素,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氧气,世界上光合作用形成的氧气,大多数都来自于藻类植物。

3. 水产菌类与藻类的关系

一、常现生物:

1.细菌:原核类:具细胞结构,但细胞内无核膜和核仁的分化,也无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细菌(杆状、球状、螺旋状)、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

①细菌:三册书中所涉及的所有细菌的种类:

乳酸菌、硝化细菌(代谢类型);

肺炎双球菌S型、R型(遗传的物质基础);

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胞内寄生菌);

根瘤菌、圆褐固氮菌(固氮菌);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为基因工程提供运载体,也可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苏云金芽孢杆菌(为抗虫棉提供抗虫基因);

假单孢杆菌(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

甲基营养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微生物的代谢);

链球菌(一般厌氧型);

产甲烷杆菌(严格厌氧型)等

②放线菌:是主要的抗生素产生菌。它们产生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环丝氨酸、多氧霉素、环已酰胺、氯霉素和磷霉素等种类繁多的抗生素(85%)。繁殖方式为分生孢子繁殖。

③衣原体:砂眼衣原体。

2.病毒:病毒类: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包括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① 动物病毒:RNA类(脊髓灰质炎病毒、狂犬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口蹄疫病毒、脑膜炎病毒、SARS病毒)

DNA类(痘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虹彩病毒、乙肝病毒)

②植物病毒:RNA类(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X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大麦黄化病毒等)

③微生物病毒:噬菌体。

3.真核类:具有复杂的细胞器和成形的细胞核,包括:酵母菌、霉菌(丝状真菌)、蕈菌(大型真菌)等真菌及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大草履虫、小草履虫、变形虫、间日疟原虫等)等真核微生物。

① 霉菌:可用于发酵上工业,广泛的用于生产酒精、柠檬酸、甘油、酶制剂(如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固醇、维生素等。在农业上可用于饲料发酵、生产植物生长素(如赤酶霉素)、杀虫农药(如白僵菌剂)、除草剂等。危害如可使食物霉变、产生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具致癌作用、镰孢菌毒素可能与克山病有关)。常见霉菌主要有毛霉、根霉、曲霉、青霉、赤霉菌、白僵菌、脉胞菌、木霉等。

4.微生物代谢类型:

① 光能自养:光合细菌、蓝细菌(水作为氢供体)紫硫细菌、绿硫细菌(H2S作为氢供体,严格厌氧)2H2S+CO2 [CH2O]+H2O+2S

② 光能异养: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物(甲酸、乙酸、丁酸、甲醇、异丙醇、丙酮酸、和乳酸)为碳源与氢供体营光合生长。阳光细菌利用丙酮酸与乳酸用为唯一碳源光合生长。

③ 化能自养: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硝化细菌、产甲烷菌(厌氧化能自养细菌)CO2+4H2 CH4+2H2O

④ 化能异养:寄生、腐生细菌。

⑤ 好氧细菌:硝化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等

⑥ 厌氧细菌:乳酸菌、破伤风杆菌等

⑦ 中间类型:红螺菌(光能自养、化能异养、厌氧[兼性光能营养型])、氢单胞菌(化能自养、化能异养[兼性自养])、酵母菌(需氧、厌氧[兼性厌氧型])

⑧ 固氮细菌:共生固氮微生物(根瘤菌等)、自生固氮微生物(圆褐固氮菌)

4. 水产养殖中菌类和藻类是什么关系

答:在水产养殖的时候先培藻还是先培菌需要根据池塘的状态来决定,如果池塘中有大量的有机物质需要分解的话,就可以先培育菌类再培育藻类,如果没有的话就可以先肥水来培养藻类,这样在藻类大量繁殖之后出现死亡的藻类就可以用来培养菌类。

而且藻类和菌类是不能同时培养的,因为菌类的繁殖速度是比较快的,而且会抑制藻类的生长。

5. 什么是菌藻类原料

菌藻类食物包括食用菌和藻类食物。食用菌是指供人类食用的真菌,有500多个品种,常见的有蘑菇、香菇、银耳、木耳等品种。藻类是无胚,自养,以孢子进行繁殖的低等植物,共人类食用的有海带、紫菜、发菜等。

菌藻类食物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糖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以发菜、香菇和蘑菇最为丰富,在20%。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较均衡,必需氨基酸含量占蛋白质总量的60%以上。脂肪含量低,约1.0%左右。糖水化合物喊来能够为20%~35%,因而和发菜中的行来能够较高,达35%左右。胡萝卜素含量差别较大,在紫菜和蘑菇中含量丰富,其他菌藻中较低。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含量也比较高。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尤其是铁、锌和硒,其含量约是其他食物的数倍甚至十余培。在海产植物中,如海带、紫菜等中还含丰富的碘,每100g 海带(干)中碘含量可达36mg。

菌藻类食物的合理利用

菌藻类食物除了提供丰富的营养素外,还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研究发现,蘑菇、香菇和银耳中含有多糖物质,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抗肿瘤作用。香菇中所含的香菇嘌呤,可抑制体内胆固醇形成和吸收,促进胆固醇分解和排泄,有降血脂作用。黑木耳能抗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凝,减少血液凝块,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海带因含有大量的碘,临床上常用来治疗缺碘性甲状腺肿。海带中的褐藻酸钠盐,有预防白血病和骨癌作用。

此外,在食用菌藻类食物时,还应注意食品卫生,防止食物中毒。例如:银耳易被醇米面黄杆菌污染,食入被污染的银耳,可发生食物中毒。食用海带时,应注意用水洗泡,因海带中含砷较高,每公斤可达32~50mg,大大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0.5mg/kg)。

6. 水产养殖中的菌藻共生关系

上海自然博物馆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螺”的壳体结构,盘旋而上的绿植屋面从公园内冉冉升起,静动有致的建筑宛如一只“绿螺”。建筑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融合“山水花园”的设计风格,采用“自然生态”的设计手法。中心景观区的160多种植物呈岛状分布,犹如“原始森林”一般,与五个大小不一的“水池”组成一座“山水花园”,继承了传统建筑文化。绿化屋面技术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功能,年节电量可达24万千瓦。“绿螺”还采用节能围护结构、节能空调技术、太阳能综合利用、高大公共空间气流组织、自然光导光技术、雨水回收系统、生态节能集控管理平台等七大系统,与整个建筑共同构成达到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星级标准的“绿色生态建筑”。

  上海自然博物馆展出内容

  该馆基本陈列面积共5700平方米。陈列内容包括古动物史、人类发展史、动物和植物的进化史四大部分。

  人类发展史

  人类发展史陈列,用大量实物、模型、出土文物以及二、三百万年前的前期猿人生活情况的景箱,揭示了人类的起源、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古人类史陈列展品370件,展示了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人类社会是由猿群发展而来。

  动物陈列室

  动物陈列分设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6个陈列厅。除了展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长臂猿、金丝猴、大熊猫、云豹、金钱豹、雪豹、虎、亚洲象、儒艮、野驴、梅花鹿、野牦牛、羚牛、野骆驼、褐马鸡、扬子鳄、白鲟等外,还有中国二级保护动物及野生已绝灭的麋鹿(即“四不像”)等许多珍禽异兽。此外,也展出许多外国著名动物,如非洲的狮子、长颈鹿、狒狒和黑猩猩,澳大利亚的鸭嘴兽、袋鼠和鸸鹋,美洲的狮子,日本的高脚蟹等等。

  动植物进化室

  动物和植物进化史主要是古尸的陈列和植物陈列。

  古尸陈列室共陈列5具古尸,其中新疆楼兰地区发掘的楼兰女尸,据碳14测定,认为距 今3880±95年,是中国已知古尸中年代最早的一具。在中国历代古尸陈列厅里,还展出有新疆的出土距今3000多年前的哈密古尸,以及唐、宋、明三朝古尸。

  植物陈列室分序厅、植物进化厅和植物的改造与利用厅。内容包括原始的藻类,没有叶绿素的真菌,菌藻共生的地衣,陆生维管植物的先躯──蕨类,陆生植物的一个旁枝──苔藓,直到高等的秋子植物。沿着陈列线,一个个生态景箱的衔接,展示植物演化的进程。陈列厅的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石炭纪蕨类立体景箱,它再现了2亿多年前地球上最早的沼泽森林,也是植物从水生到陆生后出现的第一批大森林。已经在地球上绝灭的鳞木、封印木等蕨类矗立于森林上层,无数草木蕨类覆盖在沼泽湿地上。

  著名展品

  在古动物史陈列厅展出的180件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厅中央的合川马门溪龙和黄河古象:前者身长22米,肩高3.5米,体重几十吨,发掘于重庆合川区太和镇,为世界上最大的恐龙之一;后者体长8米,身高4米,一对门牙就有3米长,发掘于甘肃东部黄土高原,也是古兽中的庞然大物。此外,还有许氏禄丰龙、多棘沱江龙、魏氏准噶尔翼龙、恐龙蛋、恐龙脚印、玄武蛙、鱼龙、雷兽、巨犀等古动物化石。

  在中国历代古尸陈列厅里,展出有新疆的出土距今3000多年前的哈密古尸,以及唐、宋、明三朝古尸。

  珍稀动植物

  动物陈列共有展品2757件,并配有生态景观衬托。其中有2只国内首创的雷鸟和雪兔电动生态景 观,展现动物体色能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适应环境的保护作用。在陈列标本中,有大珠母贝、白鲟、大鲵、扬子鳄、棱皮龟、褐马鸡、东北虎、儒艮、白鳍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其中有的还是中国特产动物;也有不少外国珍稀动物,如高脚蟹、极乐鸟、鼷鹿、美洲狮、鸸鹋、沙袋鼠等。

  植物进化陈列共有展品323件,展示着最原始的植物藻类,没有叶绿素的真菌,菌藻共生的地衣,陆生维管植物的先驱蕨类,陆生植物的一个旁支苔藓,直到最高等的种子植物,是全国迄今为止较完整、较详细地展示植物界在亿万年的历史长河中的进化发展过程的陈列。

  上海自然博物馆自1958年5月举办《几种上海常见的农林益害鸟》第一个专题展览以来,共举办了84个不同内容的临时和流动展览。

  拥有各类标本24万件。其中有很高学术价值的模式标本100种计184件,如第一次采得的金头闭壳龟、井冈脊蛇等;创国内新纪录的标本(国外已采得,而国内则首次发现);国家一、二级保护生物标本;珍稀的古生物、矿物、古尸等标本,如原始牛宿县亚种、哈密古尸、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首批模型(头盖骨标本已遗失);极为珍稀的外国标本,如有“活化石”之称的矛尾鱼、楔齿蜥,在论述动物进化上有重大意义的鸭嘴兽等。上海自然博物馆还藏有各文种图书66352册、期刊10047册,合计76399册。

  获得标本

  上海自然博物馆有丰富的馆藏标本和图书资料。除了接收原英国人办的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馆标本,法国人办的震旦博物院的部分自然标本外,主要通过采集、收购、赠送、交换等途径获得各类自然标本。到1985年,馆藏各类标本有20余万件,其中动物标本6.2万多件,植物标本13.5万多件,古生物标本1700多件,新旧石器标本700多件、矿物与岩石标本1700多件。在这些标本中,有一定数量的模式标本和国内第一次发现的新记录标本。有中国特有的和世界著名的珍稀生物标本,有6亿年前的化石。该馆还藏有供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用的中、外文各类专业图书资料6万余册。

7. 水产养殖倒藻怎么处理

方案1:

因水产养殖迅速发展,养殖水质、密度、养殖方法已和以前大不相同,水产动物疾病一年不同一年,一年多过一年。水产动物疾病诊断的目标不是简单的判断疾病类型或种类,甚至找到病原都不是最终目标,因为这些都还不够。比如最常见的四大家鱼出血病,引起出血病的病原很多,有寄生虫、细菌、支原体,甚至病毒,但基本上属于条件致病病原,只有在水质恶化、拉网或天气变化时才会发生。而在鱼病防治实践中我们发现,控制病原滋生比直接控制病原效果更好、更安全,效果更明显。

控制病原要考虑整个池塘生态系统,切断病原的传播,否则会适得其反。如消毒剂在治疗细菌性疾病时经常出现用后大规模死鱼现象,而杀虫剂经常用于治疗鱼类暴发性出血病。这是因为消毒剂用后有时会引起病原的突然增加,特别是氯制剂。此外引起病原增加的因素还有施肥、倒藻、反底、拉网等,所以疾病发生期间不能施肥、拉网,疾病被控制后应加强恢复水质。控制病原最好的方法是控制水质,而不是消毒,因为任何一种药都不能在不伤害鱼体的情况下灭绝病原。病原生存的环境存在,就会大量滋生,但如果水质良好,寄生虫、病原菌、病毒就无法通过水体传播,并会慢慢减少、消失。藻类生长旺盛可以净化水质,有效抑制病原菌,水体清爽和水底干净是健康养殖的基础。

EM生态益生菌原液渗入水体后,能抑制病原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调整养殖生态环境,提高水中溶氧量,促进养殖生态系统中的正常菌群和有益藻类活化生长,保持养殖水产生态平衡;拌入饵料投喂,直接增强鱼类的吸收功能和防病抗逆能力,促进健壮生长。EM生态益生菌原液中的光合菌还能利用水中的硫化氢、有机酸、氮及氨基酸,兼有反硝作用,消除水中的亚硝酸铵,从而净化养殖池中的排泄物和残饵,改善水质,大大减少鱼虾疾病。将具有拮抗特性的微生态制剂施入养殖水体中或添加到饲料中,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为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能防止有毒物质胺和氨的积累,保护机体不受毒害。

方案2:

多大水面?水深多少?主养什么鱼?

水质老化有几个原因,一是养殖对象没有搭配好,二是微生物没有搭配好。

办法是肯定有的,而且,投入也不大,但也要跟据实际情况调整。

如果是养殖对象没有搭配好,就适当调整一下。微生物更好办,杀一部分有害菌,加入益生菌追问深2.5米,30亩,主要养四大家鱼追答草鲢鳙青鲤大概是什么比例?建议把没有带来多少经济效益的鲤鱼清理一下,如果是投肥的,一定补充!

8. 水产养殖菌藻平衡

斑节王又名南非斑节对虾,具有抗病力强、生长快、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

一、场地选择

选择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淡水资源丰富、交通方便、电力充足、饲料和饵料供应方便的区域养殖,控制盐度在5‰~30‰(低盐度斑节王生长相对较快)。

二、池塘设计

可采用高位池养殖,池塘面积1~2亩,水深1.3~2.0米。池壁或全池铺设无毒防渗黑塑料薄膜,池底呈锅底状,池中央设排污孔,每口池塘配备2~4台增氧机(按1.5千瓦/亩以上配置),池底铺设微孔管增氧,每亩配备0.5~1.0千瓦空压机。

三、放养前准备

在第一茬凡纳滨对虾养殖收获后,选择晴天用高锰酸钾、漂白粉或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高锰酸钾用量为200~300毫克/升、漂白粉用量为30~50毫克/升、生石灰用量为100~150公斤/亩。其中仅池壁铺设塑料薄膜的池塘建议用生石灰消毒。

每个养殖场先准备3~5口池塘培养藻类:洗池1~2次后蓄水50~80厘米深,用浓度为30~50毫克/升的漂白粉对全池海水消毒;然后施氮、磷肥,施肥量为氮肥10毫克/升、磷肥2毫克/升,池水透明度加深后,选择池水茶褐色的池塘进行精心培养。此时可追加生态肥并适当添加微生态制剂如肥水膏和EM菌等,并逐渐添加蓄水池里的消毒海水,将水深提高到1米左右,作为其他放苗池引藻种使用。蓄水池水体消毒:可用漂白粉(浓度30~50毫克/升)或三氯异氰脲酸(浓度1.5~2.0毫克/升)消毒,蓄水池海水要曝气除余氯后才能使用。水色不理想的池水及时排掉,再消毒洗池备用。其他放苗池平时露天暴晒,以杀灭敌害,放苗前1~3天再消毒洗池,然后加蓄水池的消毒海水,放苗前1天抽取已精心培养的藻水,控制池水透明度在60~80厘米。这样操作可以避免肥水放苗藻渣残留多及水体pH值偏高的弊端。

四、苗种投放

1.苗种选择。尽量到口碑好、实力强的苗种公司购苗。选择全长1.15厘米以上、大小整齐、虾体修长、尾端分5叉、逆水性强的虾苗作放养苗种。

2.放养时的基本条件。池水透明度50~70厘米,水温≥20℃。虾池与育苗池水温差≤2℃,酸碱度差≤0.5。

3.放苗密度及时间。放苗密度5万~10万尾/亩。放苗时间为5月底至8月中旬。

4.提高虾苗成活率措施。投放和投喂虾青素、多维元素片、免疫多糖。放苗当晚还要补充离子钙。这些措施有利于虾苗抗应激及因应激蜕壳时及时补钙,因而能有效提高虾苗成活率。

五、饲料与饵料

放苗的当晚就开始投喂配合饲料,每天投喂4次,时间分别为6:00、11:30、17:00、22:00,其中6:00、17:00各投喂全天投饲量的30%,11:30、22:00各投全天投饲量的20%。斑节王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凡纳滨对虾低,中后期要投蛋白质含量偏低些的优质饲料,饲料蛋白质含量控制在20%~30%。斑节王规格达200尾/公斤后,尽可能投鲜活饵料如小杂鱼虾等,可根据潮水情况每天投两次。鲜活饵料用碘制剂淡水溶液浸泡20分钟左右,再用淡水洗净后投喂。投鲜活饵料,斑节王生长迅速且能有效减少相互残杀。

六、水质管理

饲养前期,每5~10天排污1次;饲养中期,每2~3天排污1次;饲养后期适当增加排污次数,视水质状况随时排污。为补足因蒸发及排污换水损失的水量,应适时向养殖池添加淡水。如淡水水源不足,可使用消毒海水,消毒海水注意要用悬浮泵抽取。在整个饲养过程中,视水质情况,经常交叉添加自己培养的光合细菌、EM菌及购买的芽孢杆菌、海洋酵母。池水氨氮偏高时投光合细菌,有机质多或透明度小时投芽孢杆菌,一般情况多投EM菌。若池水弧菌密度略高,可投蛭弧菌控制。与凡纳滨对虾养殖相比,斑节王平时葡萄糖等碳源补充量应更多些。平时还应不间断补钙。有条件的可在池塘水面采用生物浮床培养耐盐植物,如海马齿等,能有效降低硝酸氮浓度且能作为斑节王的隐蔽物。暴雨前可加多维元素片,同时加糖补碳源,以增加池水缓冲能力,保持菌藻相平衡。

七、日常管理

1.增氧。饲养前期只开微孔管增氧,中期加开1~2台增氧机,后期加开2~4台增氧机,投饵时停开增氧机1.0~1.5小时,但不停微孔管增氧。

2.生化因子测定。每天定时定点测量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氨氮等理化因子,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每星期测1次总菌密度与弧菌密度,尤其要关注副溶血弧菌密度。要求总菌密度与弧菌密度之比要≥20,总菌密度控制在10万~25万菌株/毫升,总弧菌的密度控制在5000菌株/毫升以下,副溶血弧菌的密度控制在300菌株/毫升以下。

3.生长测定。每15天在各池取样品虾30~50尾,测量体长、体重,及时分析对虾生长状况,并以此作为投饲等管理措施的参考。

4.巡池检查。每天早、中、晚巡池检查,观察水色变化,检查斑节王摄食、活动情况。

八、分池与收捕

当斑节王规格达200尾/公斤后,相互残杀严重,此时应及时分池,控制饲养密度在3万~5万尾/亩。分池可采用细网目虾笼、拉网等方法。体重达到10克/尾时,若市场行情好,可用粗网目虾笼收捕,捕大留小。

9. 菌藻类原料品质鉴别和储藏

主要区别有,生长环境不同、形态特征不同、应用和价值不同,具体如下:

一、生长环境不同

1、绿苔

生长在湿地、墙上、井中、屋瓦及水中等处。

2、绿藻

绿藻多见于淡水,常附著於沉水的岩石和木头,或漂浮在死水表面,也有生活於土壤或海水中的种类。

二、形态特征不同

1、绿苔

绿苔色泽翠绿,茎细如丝。

2、绿藻

绿藻的体型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或叶状体。

三、应用和价值不同

1、绿苔

绿苔有一定的危害性。绿苔与水草、其它藻类争夺养分,过度消耗水体营养,破坏池塘正常的物质代谢,使养殖水体清瘦。使水草生长受抑制,浮游生物生周期性生长被破坏导致水体藻相失衡,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小龙虾、蟹、鱼的正常生长。

2、绿藻

绿藻门的经济价值很高。贮藏的营养物质主要为淀粉和油类。绿藻中如石莼、礁膜、浒苔等历来是沿海人民广为采捞的食用海藻

10. 水产中菌与藻的作用

可以,相互搭配会使菌和藻更平衡。

月季羊脂香水的养殖方法(天狼说羊脂香水月季优缺点) 微课堂蛋鸡养殖方法视频(蛋鸡养殖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