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疱疹病毒病如何防治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近30年来水产业发展尤为迅速,目前水产养殖产量已经超过捕捞产量,约占养殖业的70%以上。但是,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一些水产疾病的爆发也越来越频繁。据统计,至2002年全国水产病害达到185种,直接造成经济损失141亿元。目前,水生动物疾病种类繁多,且发病时间延长、传播速度快,危害程度大,发病后死亡率高。更严重的是已经有所控制的严重疾病有返强趋势,近年来,在吉林、辽宁等地区的网箱养殖发展迅速。随着淡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各种疾病造成的损失也迅速上升。尤其是近年来发生的锦鲤疱疹病毒病,给鲤鱼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7年,我国质检总局要求停止从日本和印尼进口锦鲤和鲤鱼,将锦鲤疱疹病毒作为必检项目。
锦鲤疱疹病毒病是由锦鲤疱疹病毒 (KHV)引起的锦鲤、鲤鱼及其普通变种发生鳃坏死和间质性肾炎的一种高致病性和高死亡率的疾病。该病多发生在水温为18℃~28℃的春秋季节,但目前有低温下发病的趋势。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达80%~100%.在锦鲤和鲤鱼的国际贸易中,由于缺乏相关的检疫制度,促使了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性流行,给锦鲤和鲤鱼养殖业带来了破坏性影响。
1.国内外流行现状
自从锦鲤疱疹病毒病暴发以来,各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每年都发生。2003年以来,我国东北地区的框镜鲤和普通鲤鱼发生暴发性疾病,死亡率高达80~90%,经PCR检测为KHV阳性;近两年来,KHV检测也均为阳性。另外,有报道,近年来在菲律宾非法进入的锦鲤中检测到KHV.2008年,中国台湾地区检测KHV阳性率为7%;据2010年鱼病统计结果显示,泰国也有KHV的发生。锦鲤疱疹病毒病的全球性暴发,给锦鲤观赏业、鲤鱼养殖业以及国际贸易等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并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因此,各国家和地区应加强合作,严格控制KHV的发生与流行。
2.病毒研究进展
2.1 KHV形态结构和理化特征
锦鲤疱疹病毒(KHV)属于疱疹病毒科,是直径为100~110nm的二十面体,有囊膜包裹,与其同科的鲤鱼1型疱疹病毒和叉尾鮰病毒之间有免疫交叉反应。病毒核表面具有螺纹样结构;核内有一个不对称的电子密集区,被认为是病毒DNA基因组构成的核蛋白。KHV在22℃左右的池塘水中至少存活4小时,并且在鱼的分泌物或池塘底泥中存活的时间可能更长。病毒对温度和酸碱度比较敏感,在35℃2天或60℃30分钟以及pH低于3或高于11的条件下,能够失去感染力。用氯仿、在25%的乙醚或0.1%的TritonX-100可迅速杀灭病毒。
2.2 KHV的分类和命名
研究表明,KHV与疱疹病毒在进化和形态学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但KHV的基因组比其他疱疹病毒都大。通过序列分析发现,KHV与鲤鱼1型疱疹病毒和金鱼出血性坏死疱疹病毒有较高相似性,进一步表明KHV属于疱疹病毒科。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对KHV的统一命名,锦鲤疱疹病毒(KHV)又称为鲤鱼间质性肾炎及鳃坏死病毒。通过比较疱疹病毒的主要囊膜蛋白基因、衣壳蛋白基因、DNA聚合酶基因、螺旋酶基因,认为KHV与鲶鱼疱疹病毒也有相近之处,建议将KHV命名为CyHV-3.因此,对病毒的系统发育及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对该病毒更加准确的分类及命名。
2.3 KHV基因组特征
KHV是线形双股DNA病毒,病毒基因组大小为295Kbp,两股基因组的末端含有22个正向重复序列;有156个开放性阅读框(ORF),8个末端重复序列;KHV平均每0.57Kbp有一个ORF,比IcHV-1稍低(0.68Kbp);全部核苷酸的GC含量为59.2%.目前,已报道有4个分离株,即欧洲株、美国株(KHV-U)、亚洲株(KHV-J)和以色列株(KHV-I)。但在Genbank中未登录欧洲株的全基因组序列,KHV-I、KHV-J和KHV-U在基因组序列上有高度相似性,但是KHV-U与KHV-I比KHV-J更为相近。通过对三株病毒的基因组核苷酸分析认为KHV原始株最初分化为J系和U/I系,随后U/I系又分化成U和I两个分支。另外,用PCR方法可以区别亚洲株和其他三株。
2.4 编码蛋白
KHV的156个ORF只有少数已经确定其功能。ORF81和ORF83编码主要囊膜蛋白,且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其中ORF81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28.2 KD,等电点(PI)为8.65,含有4个跨膜区,可构成主要抗原决定簇;另外,ORF81在大量表达时出现细胞核缩小及细胞从瓶壁脱落的现象。研究表明,ORF81重组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免疫荧光和ELISA检测KHV特异性血清抗体的诊断性抗原,还可以用于抗KHV的亚单位或DNA疫苗的研究。ORF25和ORF99编码膜糖蛋白;ORF72和ORF92编码衣壳蛋白,二者可分别表达47.6KD和145KD的蛋白,且表达量较大,可用于KHV的快速检测。
KHV含有15个与IcHV-1同源的保守基因,其中除了ORF72、ORF92和ORF99以及5个未知功能蛋白外都编码非结构蛋白。其余7个基因编码的蛋白与衣壳形成(ORF78)、核苷酸代谢(ORF19和ORF123)、DNA复制(ORF79,ORF71,ORF46)以及DNA包装(ORF33)有关。
另外,KHV编码胸苷酸单磷酸激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NR)以及胸苷激酶(TK,ORF140编码)的蛋白基因与痘病毒相似。任何其他疱疹病毒中均没有TmpK和B22R-like基因 ;另外,TK基因的部分序列与其它疱疹病毒的TK基因无相似性。
3.流行病学
3.1 感染宿主
KHV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病性,毒性极强,但KHV的宿主范围十分狭窄,仅感染锦鲤、鲤鱼及其普通变种,与鲤鱼种系相近金鱼、鲢鱼、鲫鱼、草鱼、罗非鱼和鲈鱼等,即使是在KHV的适宜温度,长期与病鱼共养也不发病。不同龄的鱼均可感染,成鱼比幼鱼更易感病,且死亡率较高。据调查,死亡率与养殖密度有关,一般网箱养殖死亡率为50%~80%,最高可达100%;而池塘养殖死亡率达10%~30%.
3.2发病季节及水温
该病主要受水温影响,多发在春秋季节。易发水温为18℃~28℃,23℃~28℃水温易暴发流行。鱼可在较低水温下感染但不表现临床症状,然而使其恢复到适宜的水温时能够产生典型的疾病和死亡。目前,该病具有低温下发病的趋势。
3.3传播途径
可从感染鱼的分泌物和粪便中检测到KHV病原和病毒DNA,因此,大多学者认为该病是通过水传播,并推测KHV在其他季节特别是寒冷季节可能潜伏在粪便中。另外,徐达等研究发现金鱼、虎皮蛙、朱文锦和大肚鱼感染KHV后不发病但可以作为传播媒介。
由于该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是鳃坏死,并且在早期发病的鳃组织中就可检测到病毒DNA,但是利用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研究证明皮肤是KHV的入侵门户。病毒侵入鱼体内后,病毒蛋白在病鱼肾脏中大量表达,但在脑和肝脏中的表达较少,说明肾脏是病毒增殖效率最高的器官。
4.临床症状及病理特征
4.1临床症状
感染鱼典型临床症状是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不振,共济失调;皮肤有灰白色斑点,粘液分泌增多,鳃出血坏死,眼睛凹陷;感染后7~10天开始出现死亡,2~3周后死亡率可达100%.
4.2病理特征
病鱼最明显的损伤是在鳃、肾脏、肝脏和脾脏。感染后2天,鳃薄片减少,并伴随炎性细胞浸润;6天后鳃结构消失,鳃耙变细,鳃弓内血管充血。鳃的损伤早于其他组织,Hedrick等认为是由继发感染引起的。但试验证明由CNGV导致了鳃的初始症状,进而造成了继发感染。
除了鳃以外,最主要的病变在肾脏。感染后2天肾小管周围出现炎性浸润;第6天出现严重的间质性炎症,并伴随着血管充血。随后炎症加重,伴随一些肾单位管状上皮细胞的轻微变性。另外,其他器官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肝脏实质出现轻微炎性浸润,脑组织切片显示局灶性脑膜和脑膜旁炎症。
5. 疫苗的研究进展
防制病毒性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是疫苗免疫。研究发现应用组织灭活苗进行免疫,效果并不理想。目前,该病较为有效的疫苗是通过变温的方法或在细胞上连续传代获得不致病的突变株,作为减毒疫苗免疫锦鲤和鲤鱼,保护率可达80%以上。 虽然弱毒苗可以有效刺激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并且免疫应答持续时间较长,具有更广泛的特异性,但是弱毒苗存在散播病毒和病毒变异的可能。因此,避免病毒散播和变异的可能性,对有效的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更是迫在眉睫,以控制KHV在锦鲤和鲤鱼的全球性暴发流行,从而减少经济损失,保证锦鲤和鲤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另外,有学者提出,从遗传育种方面入手,开发对KHV有抵抗力的鲤鱼品种。用易感的驯养鲤鱼和野生鲤杂交育种,得到了对KHV有较好抵抗力的杂交株。因此,对KHV的预防和控制可以从多方面入手,以达到KHV的低损失甚至零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