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养殖技术孔雀养殖前景好 技术准备不可少

孔雀养殖前景好 技术准备不可少

发布时间:02-10 16:17分类:养殖技术

  孔雀是我国新兴的特禽品种,人工饲养的有蓝孔雀、绿孔雀和变种的白孔雀。孔雀肉可供食用,具有野味浓、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是高档珍贵佳肴,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本期特介绍一组孔雀养殖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繁育特点

  发情。孔雀22月龄达到性成熟,野生状态下,2月中旬开始繁殖;人工饲养条件下,3月初进入繁殖期。雄孔雀多在日出前及日落后发情,求偶时雄孔雀追随雌孔雀,频频开屏,并围绕雌孔雀转圈,当雌孔雀呈顺从姿态时,雄孔雀跳到雌孔雀背上,用嘴啄住雌孔雀颈部羽毛进行交配,交配时间仅持续5~10秒,交配后15天左右雌孔雀便开始产蛋。

  产蛋后。野生孔雀进入繁殖期开始营巢,建巢于灌丛、竹丛、草地上,巢为凹窝,里面垫以杂草、细枝、落叶及残羽等;每窝产蛋4~8枚,由雌鸟孵蛋,孵化期为26~28天。

  人工饲养。孔雀每年3月初至8月上旬为产蛋期,年产蛋20~35枚。蛋为椭圆形,呈白色、乳黄色或淡褐色,蛋重100~125克,蛋形指数为1.34。雌孔雀开产后,一般隔日产蛋,产蛋时间在每天下午5:00到天黑前。

  驯化后的孔雀孵化能力差,需要人工孵化。应选择大小适宜、蛋形指数正常、表面清洁的新鲜种蛋,用0.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10分钟,取出沥干水分后便可孵化。平面孵化的温度为36.5℃~37.5℃,立体孵化温度为36.6℃~37.3℃,孵化室的温度为24℃~26℃;孵化期的相对湿度为60%~70%,出雏前2天提高到70%~75%;每2~4小时翻蛋1次,移盘后停止翻蛋。孵化中期,每天晾蛋2次,每次15~30分钟,使蛋温降到30℃~33℃,用“眼皮试温法”以感觉微凉为宜。注意通风换气,避免出现畸形和胎位不正现象;孵化过程中进行2次照蛋,孵化后的第9天进行1照,第24天进行2照,检出无精蛋和死胚蛋,2照后转入出雏机,27天开始出壳,28天出雏结束。

  常见疫病防治

  孔雀属野生禽类,在长期的大自然选择中形成了较强的抗病力。但如果管理不善,也很容易出现各种疾病。

  预防。孔雀每次入栏前,必须对栏舍及用具进行消毒。每季度进行一次驱虫,7日龄进行新城疫Ⅱ系疫苗滴眼,30日龄、60日龄分别进行新城疫Ⅰ系疫苗肌注,每年开户前进行一次新城疫灭活疫苗肌注。

  呼吸道疾病。主要是指感冒引起的支气管炎、肺炎、结核病等。病孔雀一般表现为羽毛蓬松干燥、不爱活动、呆滞嗜睡、反应迟钝、呼吸急促,可用小诺霉素或土霉素治疗。

  体内寄生虫病。由于孔雀喜吃昆虫,所以易感染线虫病、蛔虫病、滴虫病以及球虫病等,发病孔雀迅速消瘦,可用盐酸左旋咪唑片等防治。

  孔雀白痢。表现为排出灰白色稀便、肛周粘屎、精神沉郁、嗜睡厌食、毛松翅垂、打寒战等,可用0.04%痢特灵治疗,饮水中每只加入庆大霉素2000~3000单位。

  大肠杆菌病。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羽毛松乱,可用氯霉素、新霉素或庆大霉素治疗。

  败血型葡萄球菌病。发病孔雀表现为精神不佳、食欲减退、低头缩颈、呆立不动,可用庆大霉素、痢特灵、氟哌酸、链霉素等进行治疗。

  雏孔雀的培育

  温度适宜。孔雀从出壳至2月龄为育雏期,雏孔雀的绒毛稀少、体弱娇嫩,应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育雏温度1~10日龄为34℃~28℃,11~30日龄为28℃~24℃,以后每周降1℃,直至18℃~20℃;育雏期相对湿度为60%~70%。经常进行通风换气,以人进入舍内鼻眼无刺激感为宜,还应让雏孔雀多晒太阳,适应自然环境温度,使其发育良好。幼孔雀生长速度慢,第2年呈成年羽色,第3年具有尾屏。

  精心饲喂。雏孔雀应喂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饲料,主要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初饮0.01%的高锰酸钾水,有利于胎粪的排出,饮水1~2小时后,用全价配合饲料开食,以后每天饲喂5~6次,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减少饲喂次数,供给充足的饮水。孔雀的饲料多种多样,可以饲喂蛋鸡饲料并略加动物性饲料,如昆虫、蛹、鱼、虾等。

  加强管理。光照前3天用40瓦灯泡离地2米,每天光照24小时;4~20天用25瓦灯泡每天光照16小时;以后采用自然光照。

  认真观察。小孔雀的采食、粪便及精神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结合喂食加强驯化,定期清洗消毒水槽、食槽,每天清扫粪便,并铺上垫草或砂子,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应激。

  成年孔雀的饲喂

  育成期。孔雀育成期是指2月至性成熟,是生长发育的主要时期。应定时定量饲喂,不能随意改变,使其养成一定的生活规律。采用栏舍饲养,饲养密度为100平方米饲养20~25只,并适当饲喂菜类、苜蓿、嫩草、胡萝卜、瓜果等。

  繁殖期。孔雀性成熟后开始产蛋。此期孔雀活动量大,食欲增强,应饲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全价颗粒饲料,并适当补喂豌豆、绿豆及火麻仁等粒料,让其自由采食,还要适当饲喂青绿饲料。产蛋期可增加鱼粉及骨粉含量,保证产蛋量。饮水要清洁充足,并可在饮水中加些抗生素类药物,既可防病又助消化。饲养密度为每50平方米饲养6只,公母比例为1∶2~4。

  搭好巢窝,铺上垫草,定时拣蛋,防止产生啄蛋癖,发现难产及时助产。经常清扫笼舍,搭好凉棚,每天清洗料槽、水槽,每周消毒1次;饲养人员要防止雄孔雀互相攻击,出、入关门;定期驱虫,适当修剪嘴爪;保持环境安静,保证孔雀正常产蛋。

  繁育期管理

  合理的雌雄比例。种孔雀场要得到比较理想的种蛋受精率和降低饲养成本,应合理搭配雌雄孔雀的比例。一般1雄3雌或1雄4雌比例比较合适。一般可分三次选种雄孔雀,幼雏出壳后进行第一次选择,1月龄进行第二次选择,育成期结束进行第三次选择。另外平常可对种雄孔雀适当补充维生素E及鱼肝油。

  孔雀在人工饲养条件下,2年龄达到性成熟,每年春末开始繁殖。性成熟的雄孔雀羽毛特别艳丽,常追在雌孔雀的周围,展开艳丽夺目的羽毛(即“开屏”)达5~7分钟之久。从3月中旬到9月上旬,雌鸟开始产卵,一年可产25~60枚。蛋壳厚而结实,呈乳白色、棕色或黄色,没有斑点,蛋重110~140克。蛋要妥善保存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尽量保持在10℃~25℃之间,并尽快进行孵化,最好不要超过一周,最长不要超过15天。

  自然孵化。利用抱窝鸡来孵化,好处是设备简单,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及人工来管理。应选用身体健康、羽毛丰满、个体大小适中、行动机敏而又非常恋窝的母鸡。一般每只抱窝鸡孵化5枚孔雀蛋。在孵化期间,抱窝鸡每天上、下午定时放出2次,同时供给清洁饮水,喂耐饥粒料,不要喂软料。待孵化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验蛋,将无精蛋、死精蛋、死胎蛋及时取出。出雏时,要注意抱窝鸡的反应,要及时拿出人工育雏,孔雀的孵化期为27~29天。

  人工孵化。孔雀人工孵化的原理和技术操作与鸡的孵化基本相同。平面孵化器内温度定在38.5℃~39.5℃,立体孵化器定在37.5℃~38℃,温度要尽量保持平稳,不要忽高忽低;相对湿度为60%~75%,主要靠孵化器内水盘调节;每天定时翻蛋,一般2~4小时翻动一次,从孵化开始,直到落盘以前停止;在孵化后期每天应进行1~2次晾蛋,温度可降至32℃左右,这样可以避免胚胎发育的“自体超温”,对刺激出雏将起到一定的良性作用。

新绛县“一村一品”挑起农民增收致富大梁 威海水产品市场:节后冷冻鱼唱起主角 贝类和淡水鱼普现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