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养殖技术泥鳅苗种培育技术

泥鳅苗种培育技术

发布时间:07-25 18:20分类:养殖技术

  泥鳅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运输方便,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对象。近几年,国内需求猛增,而且国际上韩国、日本和欧美市场十分紧俏,因此普及提高泥鳅养殖技术,对实现农业增收、渔民增收、增加外汇等都具有现实意义。

  夏花培育

  池塘选择:应选择面积为1亩~3亩,最好是东西走向的长方形池塘。池壁高90厘米~110厘米,水深60厘米~70厘米,进出水口要用密眼网扎好(60目~80目),防止敌害的进入及鳅苗逃跑。

  池塘清整消毒:鳅苗下池前10天~15天进行清塘消毒。先将池水排干,检查有无漏洞,然后用漂白粉带水清塘,浓度为20毫克/升,将漂白粉加水溶化后,遍洒全池。清塘7天后注入新水,注入的新水要用60目筛绢过滤。

  饵料培育,鳅苗放养前7天,池塘应用经腐熟发酵过的有机肥进行饵料培育,最好是鸡粪,猪粪,每亩用量为200公斤~300公斤。经5天~6天,小型浮游动物轮虫便可达到高峰期,此时的水色多为黄绿色,这是鳅苗下塘的最好时机。

  鳅苗放养:(1)鳅苗来源。鳅苗可以自行繁殖,也可以从苗种场购买。(2)鳅苗放养时间。每年5月底至6月底为鳅苗的最佳放养时间。(3)鳅苗放养。孵化池中95%鱼苗开口进食后,方可准备下塘放养。放养前1天,须用塘口的水试苗,12小时后没有问题才可正式放苗。放苗时,温差不超过3℃,放养地点选在池塘的上风处。放养密度为50万尾~60万尾泥鳅水花/亩。

  投喂饲料:鳅苗下塘后的第一个星期,每天每亩泼洒豆浆两次,时间为上午8:00和下午3:00,用量为每亩用黄豆2.5公斤~3.5公斤,一个星期后补充粉料。粉料的制作方法为:用蛋白质含量为33%的泥鳅专用饲料,经40目的粉碎机粉碎。粉料的用量根据鳅苗的肠胃充满度决定。一般早期每天每亩2公斤~3公斤,分两次投喂。投喂方式:将粉料用水调成稀糊状,沿池边泼洒即可。随着鳅苗长大,饵料也做相应的增加,同时也应根据天气情况来调整饲料的用量。

  水质管理:鳅苗下塘时,池水深度以50厘米为宜。鳅苗进过7天饲养后应加注新水,提高池塘水位。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注水量与注水次数,一般每隔1周注水一次,每次注水15厘米左右。保持透明度20厘米~30厘米。定期用EM菌调节水质。

  日常管理:泥鳅夏花培育期间,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第一次巡塘应在凌晨。如发现鳅苗聚集在池塘边上,表明鱼苗缺氧,应加注新水,同时,沿池塘四周撒“粒粒氧”等制氧剂。中午及傍晚的巡塘主要是检查鳅苗的活动情况,特别是有无气泡病的发生和水质情况,并做好塘口记录。此外,要勤除池埂杂草,注意随时消灭池中有害的昆虫和青蛙,经常检查有无鱼病的发生。

  经过一个月的培育,鳅苗体长达3厘米~4厘米时,便可分池进入大规格鳅种培育阶段。

  大规格鳅种培育

  池塘准备:池塘准备同夏花培育。

  饵料培育:鳅种饵料培育应采用肥水培育的方法。早期肥水,有机肥用量为每亩150公斤~200公斤。在饲养期间,可用麻袋或饲料袋装上有机肥,浸入池中作为追肥。

  鳅种放养:(1)鳅种质量,放养的夏花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畸形,体长3厘米以上。(2)放养,基肥施放7天即可放养,一般放养密度为200尾~300尾泥鳅夏花鱼种/每平方米,还可以少量搭配规格为10厘米左右的鲢鱼,搭配密度为50尾/亩。

  饲养管理:(1)饲料。除用施肥的方法增加天然饵料外,还逐渐增加配合饲料的比重,使之完全过渡到适应人工配合饲料阶段,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3%,粒径1.8毫米。(2)投饵量。水温在15℃时开始吃食,饲料的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左右;25℃~28℃为3%~4%;30℃以上,则不喂或少喂,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上午投喂30%,下午投喂70%,经常观察泥鳅吃食情况,以1小时~2小时内吃完为好。另外,还要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水质条件酌情投喂。

  投饵方法:坚持“定点、定时、定质、定量”之原则,将饵料沿池塘一边直接撒与池底,同时每亩池塘配备2个~3个食台,便于检查饵料的剩余情况。

  日常管理:经常清除池边杂草,检查防逃设施有无损坏,发现漏洞及时抢修,每日观察泥鳅吃食情况及活动情况,发现鱼病及时治疗。定期测定池水各项理化因子,通过加注新水或施追肥调节,保持透明度20厘米~30厘米。

  病害防治

  病害预防(病害预防常采取以下措施):(1)放养前对养殖池进行清整消毒。(2)鳅苗(种)放养前严格消毒。(3)控制水质,投喂优质饲料。

  (4)内服:每100公斤饲料加抗生素200克、三黄粉500克、维生素C200克,拌匀投喂,每月1次,连喂7天。

  (5)根据水质情况,对水体进行消毒,同时经常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

  常见疾病防治

  (1)疾病种类,泥鳅的常见病害有车轮虫、三代虫等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细菌感染引起的赤皮病、腐鳍病、烂尾病;水霉感染引起的水霉病;因水中各种气体过饱而引起的气泡病等。

  (2)防治措施,寄生虫主要危害苗种,可采用0.7mg/L浓度硫酸铜与硫酸亚铁组成的合剂(5∶2)来防治车轮虫和舌杯虫。

  赤皮病、腐鳍病、烂尾病通常是因为捕捞和运输过程中擦伤鱼体和水质恶化等因素诱发,采用0.6毫克/升三氯异氰尿酸,全池泼洒,可防治这些细菌引起的疾病。

  气泡病的防治方法:做好对水体中各种气体的饱和度的监测;保证饵料的丰富,减少鱼苗吞食气泡的机会;发病时,用5mg/升的食盐水全池泼洒,同时排掉一部分老水,并添加新水。

  捕捞

  1.时间:9月底到10月底。

  2.捕捞方法:拉网为主,地笼为辅。最后进行干塘捕捞。

辽宁省葫芦岛:绥中县王宝镇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 肉狗圈养技术及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