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牛蛙咋高效饲养
一、饲养场地的建设
1、养蛙池
商品蛙的养殖池,一般都开挖土池,为节省农田和成本,可以利用塘堰、藕塘和小型积水池稍加整理改造而成。位置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面积100平方米~300平方米,池深0.8米~1米,能蓄水30厘米~40厘米,土池四周要用网围,防止蛙逃逸:高产集约化养殖也可建造专门的水泥池,面积15平方米~30平方米。池深1米,蓄水随蛙体大小而定,用混凝土浇制而成,池底和墙面用水泥抹平,池底的坡度要大,以保证养蛙时一端水深,是蛙主要栖息的地方,一端水较浅,常露出池底,以便于蛙到这里来吃食和休息;池底还应向排水口倾斜,以保证能排干池水。为了防止蛙的逃逸,四周池墙顶部要浇制或砌成向内10厘米的檐。水泥池的产量高。目前国内每平方米可产蛙15千克,适于集约化高产养蛙使用。
2、养蛙池的小环境
为了保证牛蛀能良好地生长发育,应给牛蛙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在蛙池内种植一些莲藕、慈菇、菖蒲等水生植物,这样适宜于牛蛙栖息;蛙池内的陆地和斜坡上要种植花卉、青草和灌木树,以利于牛蛙平时来这里栖息和招引昆虫供作蛙的饵料;为了防止夏季高温对牛蛙的影响,应在春季在蛙池南岸搭半池的遮阴棚,种植一些南瓜、丝瓜、葡萄等爬藤植物,爬上遮阴棚,让牛蛙在高温季节到这里来歇夏休息。通过这样的安排,使整个养蛙池的生态环境更适合牛蛙的生活和生长。
3、养蛙池的清整和消毒新建的水泥池要在使用前放水浸泡15天进行脱碱,待放养幼蛙时再排掉老水换入新水后才能放养;土池如新开池也要在使用前灌水浸泡5~7天,以除去过多的重金属盐,水泥池在放养前还要用浓度为每升1毫克的漂白粉或浓度为每升20毫克的生石灰溶液涂涮池底和池壁消毒;土池则要用每平方米90克~110克生石灰或7.5克~15克的漂白粉化水后泼洒消毒。
二、幼蛙的放养、饵料和饲养管理
幼蛙的放养量要根据蛙的大小、饵料状况和饲养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来决定。土池一般放养刚变态(4克~5克)的幼蛙:每平方米100只~120只;水泥池的放养量可增加1~2倍。
1、蛙的人工饵料
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中,仅靠天然饵料已不能满足需要,一定要投喂人工饵料。目前养蛙所采用的人工饵料主要有利用灯光引诱的昆虫;人工培养蚯蚓、蝇蛆等鲜活饵料和人工生产的配合颗粒饵料等。人工配合颗粒饵料可按照蛙在不同发育阶段和大小配制不同规格粒径的饵料,饵料系数和成本较低,另外在配制时可适当添加一些药物,还能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试验表明,只要从刚变态的幼蛙开始,即采用蚯蚓和小鱼虾等活饵料和颗粒饵料等静态饵料一起投喂,使静态饵料在活饵料带动下起到活化的办法,幼蛙是可以吃食静态饵料的,效果很好,这为集约化养殖牛蛙解决了关键问题。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牛蛙的吃食量随温度、蛙的大小和饵料种类不同而异,投饵量大致掌握在蛙总体重的5%~15%之间。
2、饲养管理
在人工精养条件下,牛蛙吃食量大,粪便也多,容易污染和恶化水质,从而会引发疾病,这种现象在水泥池饲养时更为突出。所以对水泥池要勤洗刷,定期更换池水并于4月中旬~10月中下旬其间,每15天用浓度为每升20毫克的生石灰或浓度为每升1毫克的漂白粉消毒。当水温上升到32℃以上时,牛蛙会出现食欲减退,继续上升到35℃时会出现死亡现象。这时除用爬藤植物遮阴外,必要时要加注温度较低的外河新水,要采取一切措施,使池内水温控制在32℃以下,保证蛙的正常生活和生长。由于蛙的密度大,幼蛙饲养一个阶段后,因为饵料投喂不匀以及个体间体质强弱的差异,会出现个体大小不一的现象。牛蛙有大吃小的恶习,所以要及时按大小进行分池饲养,以提高蛙的成活率。当规格达到25克~50克时,每平方米调整到60只~80只;规格达到100克时,每平方米调整到30只~40只;规格达到150克时,每平方米调整到20只~30只。牛蛙善于爬跳,所以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有破损的要及时修补,要经常观察有无蛇、鼠等敌害,一经发现要及时捕杀,以保证蛙的安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