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出菇期管理新技术
出菇管理期间的技术措施应围绕着“温、湿、浸或淋”三个方面着手。
1、温度:菌丝发育健壮、达到生理成熟的菇木,经浸淋水催菇后,遇到适宜的温度后即大量出菇。适宜出菇的温度范围为10~25℃。在这一范围内,其温差在10℃左右时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较大的温差变化,能使菇木营养暂聚,扭结成子实体,继而在较高的适温条件下膨大成小菇营,再在较恒定的适于子实体生长的温度内,使小菇蕾正常的发育成人们所需的香菇。
2、湿度:香菇段木栽培出菇阶段的湿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菇木的含水量,二是空气湿度。如果菇木中含水量在出菇阶段低于35%,不管其菌丝发育多么理想,也无法出菇。第一年菇木的含水量在40%~50%为适合,第二年菇木含水量调节至45%~55%为宜,第三年菇木含水量指标为菇木重量近于或略重于新伐时的段木重量。菇木的含水量,出菇期比无菇期高。菇木年份越长,其含水量也要求随之增高。另外在原基分化和发育成菇蕾时,菇场的空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左右。随着子实体的长大,空间湿度应随之下降至75%左右。当子实体发育至7~8分成熟时,空间湿度可下降至偏干状态。
3、浸或淋水惊木:惊木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浸水打木。菇木浸水后立架时,用铁锤等敲击菇木的两端切面。菇木浸水后其氧气相对减少,惊木后菇木缝隙中多余水分可溢出,增加了新鲜氧气,使断裂的菌丝更能茁壮成长,促使原基大量爆出。第二种为淋水惊木。在无浸水设备的菇场、可利用淋水惊木方法催菇。淋一次大水,在菇木两端敲打一次,或借天然下雨时敲打菇木,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