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养殖技术观赏鱼新宠:斑马鱼的繁殖与培育方法

观赏鱼新宠:斑马鱼的繁殖与培育方法

发布时间:08-26 16:44分类:养殖技术
  生物学家在揭示某种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时,模式动物就担任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大家最为熟知的也是研究最早的当属果蝇,而近年来,斑马鱼的研究越来越多,可以说是模式动物中崛起的新星。同时,斑马鱼作为一种观赏鱼,也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斑马鱼,学名为brachydaniorerio,隶属于鲤科,原产于印度东部及孟加拉国等。斑马鱼体形娇小,为小型观赏鱼类,即使成年体长也只有4厘米~6厘米,呈纺锤形;由于体侧拥有像斑马的斑纹一样纵向排列的暗蓝与银色相间的条纹,故得此名,也被称为蓝条鱼,斑马担尼鱼。现有多个色泽各异的养殖品种,其中深受人们喜爱的红斑马鱼是经过人工改造的一种斑马鱼。

  由于斑马鱼性情温和,容易饲养,所以是饲养比较广泛的观赏鱼之一。活泼好动是斑马鱼的特征之一,在水箱中几乎是不停地游动,但不好斗,可以与各种不好斗的品种混养,对水质的要求也没那么严格,适应生长水温为20℃~28℃,总硬度6天~8天GH,pH6.5~7.5;不挑食,可以投喂活饵(红虫或水蚯蚓等)或饲料,一般亲鱼都饲活饵。

  斑马鱼有雌雄之分,雄鱼鱼体修长,体偏黄色,臀鳍为棕黄色,腹部较窄,活泼好动;雌鱼体肥胖,体色偏蓝色,臀鳍为淡黄色,腹部膨大,活动摇摇摆摆,性成熟后特别明显。

  以上是斑马鱼的特征及其养殖条件,希望给饲养斑马鱼的伙伴提供一些帮助。

  斑马鱼的繁殖与培育

  亲鱼的培育斑马鱼为纺锤形,雌雄比较容易鉴别。雌鱼和雄鱼的主要区别在于,雌鱼身上的蓝色条纹偏蓝色,与银灰色相间,雄鱼身上的颜色偏黄色,与柠檬色相间;雌鱼身体相对粗壮,且腹部比较膨大,雄鱼身体就比较细长,腹部比较平坦,身体相对比较扁平;雌鱼各鳍相对雄鱼要短小,但是不明显。

  斑马鱼产卵要遵循光周期作用,将斑马鱼按照雌雄比例在1∶2~3的比例放在一起,光周期控制在光照14小时,黑暗10小时。水温控制在28℃~29℃,投喂鲜活的饵料,一般是红虫,投喂次数也要相对增加。

  斑马鱼的繁殖斑马鱼为异体体外受精,繁殖周期比较短,大概一周左右,产卵主要依靠温度控制,温度适宜的情况下一年四季均可产卵,卵量一般在300粒~1000粒,为非粘性沉性卵。斑马鱼的繁殖分为自然产卵和人工授精。

  自然产卵一般10周~12周的斑马鱼即可达到性成熟,大规模的繁殖一般采用17个月~18个月龄亲鱼。在繁殖暗周期前将繁殖的亲鱼用隔板将雌雄分开,到明周期时拆掉隔板,在光照的刺激下雄鱼就会追逐雌鱼,身体发生碰撞后,雌鱼产卵,雄鱼排精,要注意在缸底铺上玻璃珠防止鱼产卵后吞食,结束后捞出亲鱼,采用虹吸的方法收集精卵,置于培养皿中用滴管吸出卵(滴管直径要大于卵的直径,防止卵破裂),将卵用培养液洗数次以后防止培养箱孵化。

  人工授精人工授精一般要选用一个月没有经过人工授精而且发育好的亲鱼,在取精卵前一天要准备好冰块和纱布,并配置新鲜的Hank′s液,第二天清晨将雄鱼在冰水中麻醉后,清洗鱼体特别是生殖孔周围,通过挤压鱼体腹部使精液流出。成熟的卵子呈黄色半透明状,如果发现较多的白点就说明卵子在体内时间过久发生孵化,受精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卵子取出后迅速将稀释的精子与卵子混匀,加入少量的清水或鱼用生理盐水,开始计算受精时间。

  斑马鱼卵的孵化

  斑马鱼的胚胎发育要经过受精卵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体节期、咽部期、孵化期这7个周期。

  将受精卵清洗干净后,剔除白色的死卵。水温一般要控制在25℃~28℃,水温过低或过高都会造成受精卵的死亡,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孵化的时间越长,25℃时,受精卵经48小时~72小时孵出仔鱼;水温28℃时,经36小时孵出仔鱼。在孵化的过程中,为了预防鱼卵被细菌污染,可以加几滴1‰亚甲基蓝溶液,每5小时~6小时换一次水,定期观察,及时剔除死卵。

  斑马鱼幼体的培育

  斑马鱼幼体破膜孵出后成为仔鱼,仔鱼仅在受到刺激时才会产生应激反应,游动一段距离后又静止到水底。2天~3天可以用筛绢包裹住煮熟的蛋黄在水中来回漂洗几下投喂,也可以投喂用筛绢网过滤过的动物性饵料或者配合饵料,此时投喂密度应该稍微大些,因为仔鱼的游泳能力较弱,活动范围较小,仅能摄食身边的饵料。在饵料中还应适当加入鱼用消炎药,这样可以提高鱼苗的成活率。由于饵料容易污染水质,应该定期换水,防止水质恶化。一周以后可以投喂轮虫、酵母以及一些单细胞藻类等;大约三周左右可以投喂卤虫的无节幼体;一个月可以投喂大型浮游动物如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等。整个斑马鱼幼体培育过程也可以都用配合饵料。注意初期应该尽量使饵料颗粒适口。(健苗文/图)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功能农产品委员会成立 蟾蜍的脱衣采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