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与催情措施
如果后备母猪管理不善,导致有些母猪发情不明显,将降低后备母猪的利用率。实际上只要刺激后备母猪发情的管理措施得当,后备母猪是很容易发情的。当然每个猪场的情况各不相同。不过得记住一点:一旦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系统就必须严格遵循。
在正常的环境条件下,后备母猪每隔21天呈现一次发情,环境的改变可能改变正常的发情周期。较大的环境变化或来自外界的刺激常会引起后备母猪发情,启动新的一个发情周期。
对于检定的后备母猪,必须让她们同时接触一系列的刺激。这些刺激应有足够的刺激力使其启动一个新的情期,这样也能让后备母猪群产生更好的同期发情的效果。如果这一系列的刺激物在时间上不是同时出现而是分散的话,那么单个刺激也许不足,不能使后备母猪表现充分的发情症状,也许只不过激活了常规的情期,而不能启动一个新的发情周期。
一个常见的问题是:猪场不断有后备母猪群更新进来,而没有完整的刺激程序。从理论上讲,有足够的后备母猪满足配种需求。而在实际生产中,有此后备母猪不发情,无法配种,喂了很长时间,成为非生产性猪群。
常规的刺激方式包括:
1、环境适应期应与公猪隔离、接着是让母猪经常看到公猪并听到其声音,闻到其气味,甚至有肉体接触。
2、从一栋栏舍赶到了配种舍,大环境改变了,同时喂料方式也改变了。
对后备母猪催情程序是:
1、 后备母猪的引进必须经历两个明确的阶段。首先,是将从别的种猪场购进的种猪引入猪场或种猪舍;下一步再将引进的种猪放到育种群,然后再对它们进行催情。若猪场采用自繁自养的模式,那么自产或购买的后备母猪可放到育成舍进行适应。
若猪场只生产生长中猪(不育肥),那么而要有单独的栏舍对后备母猪进行隔离检疫同时要将一些快淘汰的母猪放入检疫舍,让新进的后备母猪充分接触猪群的微生物群。
2、要提前做好引种准备工作。
引入猪场:要定引种次数,引种间隔越长越好,这对于从别的种猪场引种尤为重要。每年引种3~4次,每次间隔最好在3~4个月以上。
引入种猪群:在适应、检疫期满后,每周或每两周从购入的种猪中选择少量的后备母猪,对其催情。如果她们仍不发情,不能配上种,过了一段时间就应淘汰掉。
3、为了保险起见,后备母猪应比计划中配种母猪多些。比如说,每周需配4头后备母猪,那么后备母猪群应为4/7×35=20头,这样其中有4头母猪必定发情。
4、后备母猪喂养期限不得超过4~6周。一般来说,对引进的后备母猪来说,只要刺激方法正确,她们出现发情症状和在公猪前站立不动的比例大致如下:
第一周:整群的40~60%
第二周:整群的20~30%
第三周:整群的20~30%
第四周:整群的0~10%
四周后,淘汰其中的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