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种植知识光杆树的移栽方法?(大棚植物怎么样移栽)

光杆树的移栽方法?(大棚植物怎么样移栽)

农业百科网 发布时间:2023-11-10 01:40:25分类:种植知识

光杆树的移栽方法?

光棍树又叫做光枝树、绿玉树,是一种大戟科多年生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株枝绿色,呈圆柱状,有肉质梢,主茎半木化,而且分枝能力强。枝茎光秃无叶,有时在幼枝的分叉处能见到两枚微小的叶片。光棍树原产于南非热带,性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但是非常不耐寒,也忌水涝。

植株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上。因为光棍树是多肉植物,所以体内贮存有较多的水分,因此在浇水时不宜过多,以保持盆土的湿度干燥为好,如果浇水过多会很容易导致烂根。而且施肥也要注意,不能施加过多,在生长旺季每月施加一次稀薄饼肥水就能满足植株生长所需。

光棍树喜欢光照,春秋冬三季适宜将其放在向阳处养护,北方夏季的日照强度较大,中午前后需要进行遮荫,在平时要勤修剪,只有不断修剪才能促使其多发新枝,让植株株形更丰满。而栽种的土壤可以用园土、河沙混合配制。光棍树还不耐寒,在北方地区10月上中旬要移入室内养护,入室后要注意室内通风,还要停止施肥、控制浇水,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12摄氏度,这样植株才会安全越冬。

怎么进行繁殖

繁殖光棍树通常用扦插法繁殖,因为光棍树开花结果的几率很低,种子不容易弄到,所以使用的繁殖法大多是扦插繁殖。光棍树扦插是非常容易的,只要气候适宜就非常容易生根,但是最佳的繁殖时间是在5-6月,可以剪取长8~10cm左右一年生枝条,等切口的白色乳汁晾干后插入素沙盆中。扦插后还要进行喷水,保持盆土的湿润,一般约20天左右就能生根。

光棍树开花结果后会有种子留下,这时能进行播种繁殖。在冬季将采收的种子漂洗晒干后,于第二年3-4月进行播种,可以将种子撒播在土壤上,然后覆一层土浇一次透水。种子最快一周便可发芽,等新芽慢慢长出新叶后,便可进行分盆移栽。移栽后的植株如果在南方温暖地带,可以直接进行露地,如果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就要温室进行培养。

养护时还要注意,在修剪时植株会流出汁液,这些汁液有毒,具有致癌、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而且接触皮肤后还会出现红肿,所以剪枝时要小心。繁殖光棍树不论是扦插还是播种,都很容易存活,不过使用最多的还是扦插繁殖。

大棚种植,怎么做到花粉传播?

授粉是植物开花结实的一项必要的过程,在大田或者露地栽培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自然授粉的方式利用风、雨、鸟、虫等方式进行授粉,可是在温室大棚作物的种植过程中,这些媒介都相对较少,所以在除了自然授粉的条件下,就需要别的方式进行授粉。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大棚种植,花粉是如何传播的!

第一种方法:人工辅助授粉

所谓人工辅助授粉就是将雄蕊上的花粉通过毛笔或者棉签蘸到雌蕊上,这种雌蕊上就会沾染花粉完成授粉过程。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保证精准授粉,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太费时费力,不适合大面积使用。

第二种方法:花粉振荡器

利用花粉振荡器(或者电动牙刷等可快速小幅震荡的物件)在雄蕊下部震荡花朵,让雄蕊中的花粉散落下来落在雌蕊之上,增大授粉的概率。花粉振荡器虽然较人工授粉快一些,而且不容易对植株产生伤害,但是一株一株的震荡同样也比较费力。

第三种方法:激素授粉

这种方式是目前大棚种植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利用2,4-D药液刺激植株达到授粉作用,主要的操作方式有:喷花、蘸花、点花等三种,其中在大面积种植中比较常用的为喷花。这种授粉的方式虽然速度快,授粉效率也不错,但是对药剂的浓度和操作技术有一定的要求,一旦浓度过高或者操作方式不当,不仅导致作物结实率下降,还容易出现畸形果、畸形叶的情况。

第四种方法:熊蜂授粉

熊蜂授粉其实就是自然授粉方式中的虫媒授粉,只不过是人工将媒介释放到温室之中。熊蜂是授粉虫媒中的一种效率极好的昆虫,熊蜂授粉操作非常简单,只需将熊蜂放入温室即可,无需其他的劳动力。而且研究表明熊蜂授粉的效率震动棒增产35.9%,比用激素增产51.3%。

不过熊蜂授粉虽然效率高,但是却成本比较高,这也是该方式不被大棚种植户广泛使用的原因。

以上就是大棚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些花粉传播的方式,希望能帮到大家。

如何大棚种植香菇?

鲜香菇大棚栽培技术

一、香菇的生长生活条件

香菇是一种木腐菌,原来为野生,后经人工栽培驯化而成。它的生长生活条件包括:营养、水分、温度空气、光照、酸碱度(PH值)等。

1、营养

营养是香菇子实体形成和发育的物质基础。香菇的生长主要依靠菌丝分泌各种酶,分解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吸收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以及少量的无机盐、维生素等。因此,香菇生长的营养包括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和维生素等。

(1)碳源 碳源是香菇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源。栽培香菇的碳源有:糖类、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我们用以栽培香菇的木屑、棉籽壳等就是提供碳源。

(2)氮源 氮源是合成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等生命物质所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香菇菌丝可吸收利用某些有机氮,能直接吸收氨基酸、尿素等小分子氮源。我们添加的麦麸、米糠主要就是提供氮源。

碳源和氮源的比例即碳氮比(C/N)是香菇生长发育中的一个重要营养指标。在菌丝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保持在25~40∶1为好;在生殖生长阶段,最适宜的碳氮比是63~73∶1,氮含量过高会抑制原基的分化。

(3)矿质元素

香菇所需的矿质元素主要有磷、硫、钙、镁、钾等,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硼、钴、钼等需求量甚微,但也是香菇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4)维生素类

因香菇菌丝自身可以合成一般维生素,但不能合成维生素B1,只能从培养基中吸收利用。

在代料栽培中,培养基的营养组成不仅要满足菌丝生长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满足栽培后期子实体发生发育的需要。

2、水分

香菇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基内的含水量;二是生长环境的。适宜菌丝生长的含水量为60%~65%,出菇时以52%~60%为宜,应不低于85%。但在菇蕾发生后,在较低的(如55%~68%)的条件下,只要其他条件适宜,则可长成品质更优的花菇。

3、温度

香菇属低温和变温结实性菌类。香菇生产上的“温度”包含三方面含义,即气温、菌温和堆温。气温是指自然的室内或室外温度;菌温是指培养基质内菌丝活动的温度;堆温指在菌棒堆叠时堆内小空间的温度。

(1)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香菇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5~32℃,最适为24~27℃,在此最适温度下,香菇菌丝生长旺盛,色泽洁白而粗壮。总的来说,香菇菌丝耐低温,不耐高温。

(2)温度对原基分化和子实体发育的影响

适宜香菇原基分化的温度为8~21℃,以10~15℃分化为最适,分化最适温度因香菇菌株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差异。子实体发育温度条件为5~24℃,适温为15~20℃。一般来说,低温性品种在低温条件下发生的子实体质量好,高温性品种则在高温条件下出菇好;同一品种,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较低时,子实体发育较慢,不易开伞,质量较好。当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突遇外界较短时间的低温刺激,造成温差,将使菌丝生长速度变慢,促使营养物质集中运输,积贮成聚点,以抵抗外界不良环境,迫使“盘状”组织扭结,从而形成原基,使子实体发生多而整齐。在恒温条件下,多数香菇品种难以形成子实体。

4、空气

香菇属好气性需氧真菌,新鲜而充足的空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当空气新鲜、氧气充足时,进行完全,能释放大量的能量,保证菌丝良好生长。若空气不流通、不新鲜,菌丝体的生长繁殖和子实体的发育将受抑制,甚至导致死亡。缺氧时,菌丝借酵解作用可暂时维持生命,但需消耗大量营养,菌丝易衰老死亡。

5、光照

香菇为需光性真菌,光强度适合的漫散射光是香菇完成正常生活史的必要环境条件。菌丝可以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生长,相反光照还会抑制菌丝生长。长时间光照后,菌丝会产生褐色菌膜,使原基早现,随着的提高,生长速度变慢。但在黑暗条件下,只能进行,不能分化子实体,即使勉强长出子实体也是色泽不佳、肉薄柄长、畸形菇多。最适宜子实体分化的为50~100勒克斯,这仅是原基分化的必要光照度,而不是子实体发育适宜的光照度,在温度较低时,较强一些的散射光对形成肉质肥厚、柄短、盖面颜色深的香菇有利。

6、酸碱度

香菇菌丝生长需要酸性环境,pH值在3~7范围内均可生长,以pH4.5~5.5最为适宜。菌丝开始生长后,由于产生了醋酸、琥珀酸、草酸等有机酸,使pH值下降,所以最适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的pH值为3.5~4.5,在菌丝生长过程中积累的有机酸,至少有一部分可以通过酸化培养基来促进子实体更好的发生。

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要求,合理地协调和控制这些因子,尽量创造最佳生长环境,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二、鲜香菇大棚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与季节安排

鲜香菇大棚栽培一般选用的是中熟和早熟的香菇品种,目前生产应用的主要品种有: 939、庆科20、868等。栽培时间一般为7月中下旬到9月下旬,对于中熟的香菇品种,其接种一般应在8月底之前完成。

2、菌种选择

香菇菌种必须选择具备高产、优质、抗逆性强,以及菌丝生活力强、无杂菌、无虫害的双重特性。鉴定一个菌种好坏的重要指标有:纯度、形态、长势、色泽、均匀度等。

(1)纯度:优质菌种必须是没有感染任何其他杂菌的纯菌丝体培养。

(2)长势:菌种的长势包括菌丝生长的状态和速度,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健壮,视为优良菌种,而菌丝生长稀疏、参差不齐,速度又缓慢的菌种被视为不良的菌种。

(3)色泽:优良的香菇菌种其色泽洁白。

(4)均匀度:菌种的均匀度取决于菌种的纯度和培养基的均匀度。菌种纯,均匀度就好。

3、场地环境

(1)发菌场所

发菌场所要求弱光、通风、调温排湿性好,可利用空闲房屋、院落发菌,也可在出菇棚发菌,但用于发菌的菇棚要求有良好的遮荫、防雨;大规模生产则需要建造专门的发菌荫棚。

(2)出菇场所

菇场宜选择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近水源、排水性好、地势平坦之地。菇棚坐北朝南,呈东西走向搭建。

作为鲜香菇栽培的出菇场所,应选择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其出菇管理用水、土壤质量、空气质量必须达到相应标准。

5、菇棚构造

鲜香菇大棚栽培一般为菇稻轮作,出菇完成后可拆去遮荫物,用于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出菇大棚一般分为内棚和外棚,外棚用于遮荫和防雨保湿、内棚为保湿和保温。菇棚一般宽4-6米,长度应30米以内,以利通风。搭建物一般为竹条或木条,遮荫物一般用遮阳网,也有用草帘。大棚内用铁丝或竹条搭好畦架,用于摆放菌棒。

6、菌棒生产与管理

(1)配料

①培养料配方:

常规配方:杂木屑78%、麦麸20%、红糖1%、石膏1%,含水量58~60%。

②原料要求:严把原料质量关,杜绝使用掺假伪劣原材料,特别是含有害物质残留的原材料。杂木屑要求用优质阔叶树种粉碎而成,细度在5mm以下,色泽新鲜,无霉烂,无结块,无异味,无油污,含水量14%~60%,PH值8.0左右,总氮含量在0.3%以上;麦麸要求优质、新鲜、干燥,没有结块、霉变、虫蛀、掺假现象;

③拌料:做到“三均匀”,即原料与辅料混合均匀,干湿搅拌均匀,酸碱度均匀。用半生料配方的拌料有特殊的要求。

(2)装袋

培养料配制完成后,应及时装袋,拌料之后至装袋结束的时间间隔不超过6小时,要做到当天拌料,当天装袋灭菌,不能堆积过夜。每袋装湿料为1.8千克左右。袋口要清理干净并扎紧。

(3)灭菌与冷却

在料温达到98~100℃温度下保持10~12小时,在洁净处冷却至常温即可接种。

(4)接种

接种是菌棒制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在整个接种过程都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做到严和快,以减少杂菌污染。接种可在接种箱、接种室或帐式塑料蓬中完成,包括消毒、打穴接种和套外袋等环节。

①消毒

消毒剂主要有75%~78%的酒精、气雾消毒盒等。接种室、接种箱的空间消毒选用气雾消毒盒,消毒时间为20~30分钟。接种用具、菌种外表处理、接种用具及接种者双手的消毒则多采用75%~78%的酒精擦洗消毒。

②打穴接种与封口(套外袋)

接种早的每个料棒接种3穴,迟的接5-6穴。接种穴直径1.5厘米左右。打穴要与接种相配合,打一个穴,接一孔菌种。接种动作要迅速干练,可用手分块塞入接种穴,种块必须压紧压实,不留间隙,让菌种微微凸起,以加速菌丝萌发封口,避免杂菌感染。需要注意的是,高温时选在清晨或晚上进行。接种后,即时套袋封口。

(5)、培菌管理

接种后的菌棒要移至适温、通风、避光的培养场所培菌,做好翻堆及发菌检查、刺孔通气、控温、通风降温等工作。

①翻堆、散堆及发菌检查

翻堆及调节菌棒的堆叠方式是调节温度和改善通风条件的重要措施。应以 “井”字形或三角形堆放,高温时每个平方米的堆放量不超过50个菌棒,发现污染的及时剔除、处理。

②刺孔通气

若选用的是中熟的香菇品种,在培菌过程一般需进行2次刺孔通气。早熟品种则可进行一次刺孔通气。刺孔通气的时间和方法:当接种口菌丝生长至直径6~8cm大小时进行第一次刺孔通气,刺孔方法是用约5厘米(1.5寸)长的铁钉或竹签在每个接种孔的菌丝生长末端以内2厘米处刺孔一圈,孔数4~6孔,整段菌棒的刺孔总数20孔左右。第二次刺孔一般在菌丝长满全袋后的5~7天时进行,用一个钉耙状刺孔器进行刺孔,一次可在菌棒上刺15个,共刺四排。早熟品种则只进行第二次刺孔通气。

在刺孔通气操作后4~8天菌丝生长都会非常旺盛,呼吸显著增强,并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堆温和室温明显升高,因此,每次刺孔通气后都必须及时散堆,并加强通风散热,避免烧堆。

③通风降温

在培菌期间,由于菌丝的呼吸作用会放出大量热量,菌棒堆温一般比室温要高3~5℃,特别是每次刺孔通气后,这一现象会十分明显,因此随着菌丝生长量的增加和外界气温的升高,应十分注意培菌房的通风换气,并减少每个培菌房的菇木存放量。一般要求每天通风1~2次,气温在25℃以上时,则必须昼夜打开门窗通风降温,有必要时,还必须进行强制通风。此外,培菌室一般应保持弱光条件,严禁阳光直射菌棒。

(7)转色

转色是代料栽培香菇应有的正常生理现象,当菌丝长满袋后,具备一定的成熟度,在一定的气、光、温、湿条件下,表面的气生菌丝开始倒状,分泌色素,吐出黄水,颜色由白色转为棕褐色,最后形成一层具有保湿、保温、避光、抗杂菌作用的菌膜,这一过程称为转色。

中熟品种,一般转色速度较快,应促进菌棒在袋内转色,早熟品种一般要在脱袋后进行强制转色。

7、出菇管理技术

(1)脱袋期选择

对于鲜香菇标准化大棚栽培,适宜脱袋期一般在菇棚内的最高温度降到25℃以下时。一般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高海拔地区可提早到10月中旬。

(2)脱袋与转色

脱袋应选择在晴天的早上或阴天进行,雨天温差小,脱袋后菇木容易受雨淋而感染杂菌不宜脱袋。脱袋时用锋利的小刀轻轻将塑料袋划破后剥去即可,需注意的是,划袋时要轻,只要划破塑料袋即可,切不可将菇木菌皮划破,不然很容易造成霉菌污染。

对于早熟品种,脱袋后应盖膜保湿3天,促进气生菌丝生长,然后,通风降湿,使气生菌丝倒伏,转成褐色的菌皮。

(3)秋菇管理

根据秋季气候特点及大棚式菇床对光照、温度、湿度、空气的影响,秋季管理重点做好控温、保湿、防霉工作。

秋季气温较高,最高温度接近30℃,有时棚内温度超过30℃,而空气相对湿度低。要防高温、保湿度,做好转色管理工作。转色完成后,要采取温差刺激方法催蕾,具体方法只需白天关闭棚膜,棚内畦床盖小膜,使温度上升,傍晚打开棚门,通风1~2小时,降低棚温,连续3~4天,就会有大量菇蕾发生,菇蕾形成后,要保持较为稳定的温度、湿度并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具体可在早晨或傍晚对菇木喷水1次,并打开棚膜通风换气,待菇木游离水蒸发后盖好薄膜。

若温度超过23℃,白天可以在大棚一端升启棚门膜,以降低棚温。傍晚则开启两端棚门膜,对菇木喷水1次,然后通风30分钟,待菇木表面游离水蒸发后,再盖薄膜,这样既降低了温度,通了风,增了氧,又保持较高湿度。喷水量的多少要视菇场的保水性能和天气而定,稻田湿度大的可少喷,阴雨天少喷或不喷,保湿差的旱地要多喷。

第一批菇长至7~8分成熟后要及时采摘。采摘第一潮菇后菇木含水量较多的,每天要掀膜通风8~12小时,让菌丝休息养菌7天左右,积累营养,然后仍然采取拉大温差、湿差,6~8天后,即可发生第二潮菇。采摘第一潮菇后,若菇木较轻(原重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养菌7天左右后,采取注水补充水分,使菇木含水量达58%~62%,直观标准可掌握注水至菇木表面有淡黄色水珠涌出为止,经6~8天的保湿管理后,就会形成第二潮菇。

大棚式菇床增温快、保湿好,秋季气温较高,易造成高温、高湿的环境引起绿霉污染,导致菇木局部霉烂。若数量不大的,可采取人工抠除结合药物进行防治,先用小刀或竹签将霉烂部分抠除干净露出菇木正常部位,不留任何霉烂物,然后用50%多菌灵200~300倍进行擦洗或涂抹,能有效地抑制烂筒。

(4)冬菇管理

冬季气温低,菌丝新陈代谢活动弱,营养积累慢,原基分化、形成子实体过程缓慢。晴天棚温上升快,保温、保湿效果好。提高冬菇产量的另一有效措施是,选择合理的催蕾方法,缩短菇蕾形成的时间,增加菇蕾形成的数量,尽量多长几潮菇。由于气温低,菌丝代谢强度低,常规的白天盖膜、傍晚掀膜拉大温差的方法效果不理想,必须采用刺激强度更大的方法,例如日照保湿催蕾法、蒸气催蕾法。

冬季出菇管理关键要设法增加大棚温度,具体可选用以下操作方法:⑴把遮阳网与大棚膜内外对调使阳光更多射入棚内提高棚温;⑵在气温低时,把遮阳网撤掉,移入大棚内,直接覆在小拱膜上;⑶选晴天把遮阳网收拢,增加透光,提高棚温,晚上打开收拢的遮阳网,增加保温效果。管理上每天结合采菇通风一次,每次30分钟,选在气温较高的中午进行,通风前要喷水保持棚内湿度,待菇木表面水珠风干后,再盖好薄膜。

(5)春菇管理

春天气温逐渐升高,温差大,降雨多,管理的重点是控好湿度、做好通风防霉工作、及时补充水分、抓转潮管理,争取多出菇,后期结合补水添加适量营养物,提高产量。

前期气温不高,主要是抓好菇木补水工作,冬菇采后,菇木休养复壮6~8天后及时补水,促进菇蕾发生,出菇后要及时把遮阳网位置恢复原位,每天通风1次,每次30分钟,视天气状况决定喷水量,直至采收,采收后及时养菌补水催蕾。后期气温高、湿度大,重点要抓降温、控湿,要加强通风,防止霉菌污染。降温方法有:(1)加厚遮阳网;(2)大棚外喷水降温;(3)开启一端棚门膜以降低白天棚温;(4)早晚喷水通风各一次,每次30分钟,以达到降温、增氧、保湿的作用。采收后打开两端棚膜门养菌6~8天,在补水中加入0.1%尿素与0.3%过磷酸钙、三十烷醇1.5ppm或0.2%的磷酸二氢钾,0.01%~0.02%的柠檬酸,调节酸碱度,增加养分提高产量。

8、病虫防治:

①环境卫生:出菇应保持干净、通风。

②木霉防治:在菌丝培养、转色和出菇阶段均应防止高温高湿,创造通风干燥的生态环境。在非出菇时,使用高效低毒农药托布津防治,浓度1:500。

③链孢霉:培养场所温度在23-25℃,空气相对湿度在60-70%。发现感染及时隔离,并用湿报纸包裹后拿出填埋处理。

④烂筒综合防治:选择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30℃的地方为最适栽培地;具有与栽培数量相应的菌段培养场所,并有通风设备条件,及时排除黄水,防止积水造成烂筒。

⑤虫害防治:栽培场四周用塑料网隔离,防止蚊蝇进入;用布条沾农药挂在栽培场空间驱赶,不许直接向菇体喷撒杀虫剂,农药使用按GB4285执行。

农业技术欠缺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国槐树春天怎么种植